“界首彩陶”:古韵焕发新风采-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头条

“界首彩陶”:古韵焕发新风采

2018-02-05 08:41:3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卢群山在制作界首彩陶

  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安徽界首彩陶烧制技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素烧陶、三彩刻花陶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彩刻画陶。2006年,它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在此背景下,界首通过壮大传承人队伍,建设彩陶特色小镇等举措,让彩陶烧制这门传统工艺在保持古老风韵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从唐三彩遗风到“刀马人”造型

  “沙颍河水数千年,孕育万物自悠然。界首彩陶着釉色,喜如瀑布染青田。”在界首境内,白练一般的沙颍河自西向东,亘古不息,两岸蕴藏着历经河水冲刷沉积的黄胶泥。由于可塑性强,黄胶泥尤其适合用作陶瓷制品原材料。依靠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界首陶”应运而生。

  界首彩陶的历史可上溯隋唐。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记载,在沙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便是唐三彩主产地之一的巩县,而后唐三彩工艺通过水运流传到界首。界首彩陶在秉承唐三彩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又借鉴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题材选择和色彩运用上趋于质朴与厚重,体现了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取向。

  据资料记载,界首田营镇一带曾集中有卢窑、魏窑等13个窑口,后称为“十三窑”。现如今,只有韩窑保留着唯一的古窑址,它的所在地也被辟为“十三窑大红盆博物馆”。该博物馆负责人徐芳告诉记者,界首彩陶在胎面的制作上,以两层陶衣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在烧制方面,先除潮,而后素烧,最后釉烧,成品为红底白花的彩陶。

  在题材选择上,界首彩陶除了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作为创作对象外,还充分汲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刀马人”作为流行于元、明、清的瓷器纹饰,以在民间戏剧中寻找素材著称,如武戏中的刀,刚劲有力;舞台上的马,风驰电掣;对人的刻画,抓住京剧脸谱形象的特点,具有灵动的美感。到了近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山义将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将“刀马人”三者有机组合,融入界首彩陶的刻画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