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百年 中国画的文脉这样传承-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头条

赓续百年 中国画的文脉这样传承

2020-08-08 11:33:18  来源:新华日报

  徐悲鸿 《立马图》

 

  于志学 《南极风情》

 

  傅抱石 《芙蓉国里尽朝晖》

 

  上世纪百年之间,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激荡起伏,形成了风格明晰的演变链条。5月16日至8月16日,由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的“坐看云起时”馆藏20世纪中国画专题展特展展出,200余幅精心遴选的典藏之作,见证中国画走过的坎坷百年。近日,《大家说画》江苏省美术馆线上公教系列释展视频团队请来多位专家,通过梳理、再现中国画整体风格史,力求在传统文脉与现实生活的汇流中展示根深枝茂的民族艺术,解读中国画由传统迈向现代进程的演化逻辑。

  西学东渐,让现实诉诸笔端

  20世纪初期的中国画,在文化碰撞的困境中举步维艰。“当‘西学’裹挟着‘西洋画’接连叩开国门时,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度激烈抵触,老派艺术家坚持用笔墨捍卫传统。但几番挣扎之后,对中国文化中心主义的坚守渐趋没落。”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惠泉表示,当时,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指出,中国画在文人绘画成为正统势力之后,笔墨图式因循守旧,陈陈相因,日益背离自然写生的路线,从而导致了语言的僵化和表现力的衰退。

  文人写意画的衰落与中国文化、社会在近代的整体衰落一脉相承,拯救的办法也与拯救中国文化和社会的武器一样,就是西方近代科学。“30年代留洋归来的新派画家,大多把采用西洋科学写实造型方法作为发展中国美术的基本思路。”展览现场,徐惠泉解读徐悲鸿的名作《立马图》,“画马是徐悲鸿的一绝。与传统绘画对比,这幅作品中骏马的线条、造型和明暗程度相对复杂,明显能感觉到西化的绘画结构让它的姿态更优美,气韵更生动。”他亦指出,从画作情感来看,《立马图》体现了一种深沉而细腻的忧思,“无论是画作化用的诗句‘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还是落款的‘乙亥年’(1935年),或者徐悲鸿自题的‘危巢’,都让我们感受到,画家作为时代的瞭望者,选择用这样一匹马来表现国难当头时悲愤、激昂的心情,这改变了传统文人画岁月静好的特征,让笔墨与生活紧紧相连。”

  宗其香创作于1947年的画作《苏州河》,则描绘了上海苏州河“十里洋场”的朦胧意境,展现出传统中国画从未有过的“夜景”概念。“宗其香的特点在于把西画的光影糅合色彩,创造性地借水墨表现夜景。”徐惠泉介绍,在新一批艺术家出现之前,中国画少有对“光”的理解,也不以“光”的变化来体现时间的概念,宗氏的做法无疑是创新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重要尝试,“《苏州河》把西方的古典写实传统和印象派对光影的处理表现转化融入到传统笔墨中,糅合了明暗、光影和色彩,尽显空灵透澈之感。这种画法意味着中国画已经可以更加细致、深入地表现现实生活。”

  实景写生,为新时代山河立传

  1949年之后,传统笔墨被认为不适合表现新的时代特征,“改造中国画”呼声日高。这一改造要求中国画与现实生活发生关系,强调“为人民服务”的主题。“这一时期画家们对中国画的改良、创新,体现在从临摹到写生的主动性造型意识的转变,素描写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省美术馆副馆长张兴来说。他以四川画家蒋兆和创作于1964年的画作《女民兵》为例进行了讲解:“《女民兵》用中国画的笔墨展现出油画般的立体感、层次感、重量感,是对传统中国画未涉足领域的有力探索。”

  这一时期,“中国画写生运动”对一些山水画家的成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亚明、傅抱石、李可染等“新金陵画派”代表画家常年外出写生,到大自然、工厂体验生活,画风及题材着重展现生产、厂矿、山河新貌等主题。张兴来介绍了亚明创作于1976年的画作《争分夺秒》:“这里所表现的是夜间从事工业生产建设、工人们奋战拼搏的热烈场面。在当时,如何以中国画笔墨表现现代化机械生产是一道时代难题,亚明先生给出的答案,是借用山水画的创作方法,将巨大的机械当作山石来勾勒面貌,采用留白的手法处理机器产生的烟雾,让塔吊的塔身与动臂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垂直线,间或点点灯火,既有真实感和细节刻画,也使整个画面虚实结合,层次分明,不失中国画的韵味。”

  《芙蓉国里尽朝晖》是画家傅抱石到湖南体验生活时,根据毛主席的同名诗作创作的。画中大片天空与水面留白,以淡红色晕染,暖色调将清晨太阳初升时的氛围表现得淋漓尽致。“以实景写生结合传统笔墨,这一时期的中国画表现了祖国山河与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新景观。”张兴来说。至此,中国画完成了从传达文人诗意到为新时代山河立传的转变,构建了新中国画的艺术语系。

  美术新潮,再造中国画传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艺术迅速涌入,引发了美术界对“中国画是否日薄西山”的争鸣和反思,让中国画传统得到了复苏与再造。这其中,以“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两大现象最为著名。

  省美术馆副馆长王国斌介绍了画家张步创作于1981年的作品《金色豫南》,“《金色豫南》从滤光角度表现光影效果,细腻刻画了日光下秋叶透光的神秘感,以此呈现秋天的气息,给人非常优美的感受。”新文人画的代表作还有画家方骏早年的作品,比如《湖湾纪事》,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工笔画,用泼墨的形式将整个画面笼罩在春雨绵绵的氛围当中,延续了中国传统清丽山水的脉络。

  在对传统的审视中,有一部分画家采取了新策略,这就是“实验水墨”。通过将传统笔墨与西方现代主义有机结合,东北画家于志学创立了“冰雪画派”,此次展出的是他的作品《南极风情》。“中国画讲究水墨,而冰雪是白颜色的,所以两千年以来中国画画家从不直接地表现冰和雪。于志学的办法是丢掉笔,用明矾和白粉,结合宣纸与墨,创造了白光墨韵之美。”王国斌解释说,自然雪景里水呈现出的颜色是黑色,于是画家利用水色、水面倒影和天空来衬托白色冰山,形成了画作生动、自然又鲜明的个人风格。

  “被誉为‘当代绘画大师’的吴冠中也有一幅《丛林雪山》。这张作品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布鲁克的影响很大,用抽象的线条、协调的重叠打破具体对象的轮廓线。随意流淌的墨迹表现的与其说是藤条或树林,不如说是一种气息,此时的笔墨成为了表现人对自然的认识、理解与情感的载体。”王国斌认为,笔墨越来越与人文关怀、个人思想糅合在一起,这些美术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彰显了中国画家对多元文化的宽容理解和对艺术风格更开放的认知。

  新华日报记者 吴雨阳

编辑:赵惠莹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高校毕业礼 走心亦暖心(组图)

  • 衍生品

    设计 让田头有甜头(组图)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