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广西人欢乐的“莺歌”和“飞燕”-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展览热点

带给广西人欢乐的“莺歌”和“飞燕”

2019-10-15 09:04: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飞燕牌电视机

  在漫长岁月中,收音机和电视机曾伴随人们度过了一个个美妙的夜晚:从窗台前的收音机里流淌出的音乐,到全家聚在电视机前的欢声笑语,留在了大多数人的记忆中。

  走进广西南宁市博物馆的“近现代南宁历史陈列展”,橱窗里的莺歌牌收音机和飞燕牌电视机迅速勾起无数南宁市民的回忆。这两件展品由南宁市无线电三厂研制生产,是当时广西电子行业的标杆产品,后由热心市民捐赠给博物馆。

  橱窗里的收音机有着黑色长方形外壳和黄色提手,外壳表面装有喇叭,右上角处还能显示收音波段。南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黎琼泽告诉记者:“这款收音机是莺歌牌BJ-821型八管二波段便携式收音机,由南宁市无线电三厂于1976年试制并批量生产,线路、工艺结构及外壳均为该厂自行设计、自行制造。”

  在上世纪70年代后,广西的晶体管收音机快速发展,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其中南宁无线电三厂的莺歌牌、友谊牌收音机是当时广西收音机品牌中的佼佼者,在1961年至1981年间共生产各种规格的收音机达163327台。其中,莺歌牌BJ-821型由于使用一号电池及大口径扬声器,便携方便,声音洪亮,适于农村及城镇居民使用,深受用户欢迎。

  “当时工资低,根本买不起30元的成品收音机。我家的第一台收音机是花了15元钱托一个老乡从上海购回二手货零部件组装而成的。虽然不是三厂的‘莺歌’,但也是当时很有名的‘友谊’。”在南宁市民许学轻的记忆里,辗转得到的这台收音机虽是低端产品,但也让他高兴了很久。那段时期每天早上6点,许学轻准时打开收音机,待耳熟能详的《东方红》音乐响毕,就开始收听一天的广播节目,比如新闻节目、小说连播、文艺演唱、样板戏、相声、评书等,让这一天的生活特别充实。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南宁市无线电三厂开始研制、转产电视机。“1969年,该厂自行研制生产的首批南宁牌电子管黑白电视机投入市场,开创了南宁生产电视机的历史。1978年,该厂注册了飞燕牌商标,第二年试制并投产飞燕牌黑白电视机。博物馆中收藏的这台电视机就是当时的‘飞燕’。”黎琼泽所指的21英寸黑白“飞燕”有一个左右旋转式的调频钮,靠天线收看电视节目,在当时的城镇家庭里是一件奢侈品。

  飞燕牌电视机是当时南宁的一张名片。1984年,无线电三厂从香港陆氏实业有限公司引进一条年产10万台彩色电视机或12万台黑白电视机兼容生产线,开始组装彩色电视机,开创广西彩电生产的历史。不仅如此,飞燕牌21英寸遥控彩电还在全国第三届彩电质量考核中拿了优等奖,是当年广西唯一获奖的家电产品。南宁市无线电三厂也因此跻身全国电子百强行列,成为广西电子行业的“排头兵”。

  不管是黑白的画面还是五彩缤纷的荧屏,都为广西各族人民群众增添了生活的色彩。南宁市民甘荣霜回忆说:“以前家里是买不起电视机的。上世纪80年代,单位里买了一台‘飞燕’,好多职工乐坏了。每天下班吃过晚饭,大家就拿着凳子去排队看电视。”

  弹指七十年,如今收音机大多成了收藏品,市面上各种带有高新科技的电视机成了家中的必备品,人们休闲娱乐的载体变成了平板、手机……但回忆里与邻里亲朋围在收音机、电视机前的时光,依旧充满幸福感。(郭凯倩 黄玉婷 卢莉莉)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