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茭白和乡村故事搬进美术馆-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展览热点

艺术家与练塘村民携手

把茭白和乡村故事搬进美术馆

2020-06-30 07:39:59  来源:新民晚报

  新民晚报 记者 徐翌晟

        国内首家乡村美术馆魅力何在?坐落于上海青浦练塘镇金田路428号的可·美术馆在策展方面,显然都更青睐于展示乡间阡陌风采。6月27日开幕的“田字旁——在地艺术计划”,邀请了13位对艺术有好奇心的当地村民和15位长期居住在可·美术馆周边的艺术家参与本次展览。

  这次展览是由居民来选择合作的艺术家,共同探讨完成作品,通过这样自由选择共同创作的方式来讨论未来乡村美术馆的发展方向。

村民参与的作品《茅屋与吹笛人》。新民晚报 记者 郭新洋 摄

美术馆门前一大片茭白。新民晚报 记者 郭新洋 摄

  可·美术馆一直想打造“最美乡村美术馆”。跨入展览的场地,会感觉好像走进了一片旧日生活的丛林——美术馆的进门处就移植了一片练塘镇的特产——茭白,并配以村民用本地话讲出的故事。

  艺术家陈清勇与镇上的古玩店老板合作,创作了装置作品。他们把古玩店里出售的老物件用半透明的欧根尼纱以包一颗颗糖的方式包裹了起来,悬挂在雪白的墙上,讨喜的财神像和过时的老式收录机在布的背后若隐若现,散发着甜味,令人忍俊不禁。也有艺术家与木工共同创作的装置作品《骑虎难下》,把一扇雕花的木门板横置,从日历上剪下老虎的脑袋,又用时下最热门的社交软件LOGO印在“老虎”的脚下,骑在“老虎”身上的就是艺术家和木匠的照片,对现代人重度倚赖社交软件的现象进行了自己的诠释。村民们对于自己能够创作艺术作品,惊讶又惊喜:“艺术居然还能这样和自己身边的场景材料结合在一起!”

  作品不局限于美术馆的展厅和院墙之内,还出现在屋顶上、马路边、田野间甚至水沟里。开幕式上,芦苇荡里响起了江南水乡的评弹曲。

  今年,正好是“田字旁”策展人毛君来朱家角的第十个年头,在这段时光中,青浦区艺术家团体数量就成倍增加。展厅里不断有好奇的村民走进来参观拍照,美术馆不再是空荡荡冷冰冰的白盒子,更像是一个无界限的自由乐园。

  馆长李小山说:“在此之前,乡村只有一些艺术合作项目,而可美术馆是真正扎根乡村的第一家美术馆。村民们参加了艺术创作之后,对于艺术的认识大大改观,艺术就是应该让更多人共享。人人都是艺术家,这里所看到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注解。”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 衍生品

    文创人寻找灵感的乐土(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