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少儿诵读暨书画大赛合肥赛区首场海选成功举办-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展览热点

中华经典少儿诵读暨书画大赛合肥赛区首场海选成功举办

2020-09-15 08:26:39  来源:新安晚报

  由安徽省新闻出版局主办,新安晚报社、安徽省青少年阅读联盟等承办的“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中华经典少儿诵读暨书画大赛已于暑假火热启动,9月12日下午,本次大赛合肥赛区的书画专场海选在合肥利之星奔驰4S店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小书画家欢聚一堂,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盛世图景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本次合肥赛区的海选活动共有50名中小学书画爱好者到场,并特别邀请了中国书协会员、合肥市书协副主席、 合肥市书画院副院长邵鑫现场点评;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结庐书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安徽省书协行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童树根和中国美协会员、安徽指墨画院副院长潘家忠 两位名家亦受邀以嘉宾身份亮相,为小书画家们提供现场指导。

  在近两个小时的海选中,各位小选手聚精会神,用手中的毛笔和画笔尽情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评委、嘉宾们在海选结束后对部分小选手的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并现场挥毫泼墨,引得参赛小选手和家长们围观叫好。

  大赛组委会和合肥利之星奔驰4S店为此次海选做了精心的准备,除了提供舒适的活动场地外,还准备了可口的精致点心和饮料,让小选手和家长们连赞贴心。本次海选后,组委会将从当日的作品中遴选一批优秀作品进入二轮评比。

  中华经典少儿诵读暨书画大赛活动面向全省中小学生,通过征集优秀的中华经典诵读作品、书画作品,推动全省青少年从小培养爱国主义 情操,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有序有力有效地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以期全省中小学生通过此次大赛展示青春风采。目前作品征集活动仍在进行中,竭诚欢迎小书画爱好者们踊跃投稿,各地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书画培训机构亦可组织、报送作品。

  本次活动截稿日期为2020年9月30日,有意参赛 者可将作品以快件形式寄至:合肥市蜀山区潜山路1469号安徽报业大厦11楼新安晚报文体部;收件人:王文 跃;邮编230071;电话0551-65179448、18605511780。同期开展的少儿诵读大赛收稿邮箱为xawb@xawb.cn, 中小学生可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录制音视频作品,诵读内容为中华经典诗词或富有人文特色的名家名作。

  名家点评

  邵鑫:活动面广参与度高  

  “省新闻出版局主办,也有奔驰这样的企业参与,活动规格很高。”作为评委,邵鑫表示这个活动特别接地气,“书法和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非常有意义。过去很多类似的活动是从学校层面发动,这次的活动面更广,也更接地气,小朋友参与度更高。”

  谈及现在的艺术教育尤其是青少年书画教育现状,邵鑫称有些家长比较盲目,“我参与过‘书法进课堂’的调研,很多地方的老师也良莠不齐。小孩子写字一定要有小孩子的个性,都和颜真卿赵孟一样不行,也不可能,临帖归临帖,不能一模一样千人一面,就像握笔的姿势也不用全都一样,吃饭拿筷子一定都要那么高么?你怎么拿,只要不影响你吃饭。”

  邵鑫曾当过很多比赛的评委,“得奖的小孩子写字敢大敢小,没有获奖的都是太像、太死板,我建议培训班的老师一定要注意小孩个性的培养,不要把字写死了。颜真卿再写一遍自己的帖子,也不会写得完全一样。学古人学的是气势和格调,字体的大小关系、疏密关系、正斜关系、浓淡关系、收放关系,这些矛盾的对比产生美感,但是斜多少,让孩子自己感觉——就像跳舞可能比做操的美感更好。”

  童树根:长线投入不断引导  

  对孩子们的书法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后,童树根还现场挥毫泼墨,写下“奔腾四海驰名天下”八个大字,表达了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很高兴看到孩子们写得非常好。“写书法要从娃娃抓起,孩子本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只要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培养出好苗子。”

  童树根表示,学习书法是让孩子们动静结合的好方法。对于书法学习,童树根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学习书法不能急功近利,这是长线的投入,中国书法对线条要求很高,也非常抽象,这其中的矛盾、干湿、浓淡、虚实等,都需要在严格的法度下,对孩子们加以引导。否则,只是简单地临帖,乍一看很好,其实问题不少。”童树根说,只有找到了兴趣和乐趣,学习书法才能成为一件不枯燥的事。“平时一定要多写、多看,比如一些高档次的展览等,遇到不懂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通过不断地引导,让孩子们产生兴趣,只要能真正写进去就会很快乐,你会发现两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潘家忠:稚拙之美符合天性  

  “我看了几圈,画得也好,写得也好,水平都发挥出来了,一看就是那么回事,很多孩子都是训练有素的。”潘家忠先生从事美术教育几十年,他表示,因为孩子们普遍年龄比较小,从事某些艺术创作本身就有难度,“譬如在生宣纸上画水墨画是很难掌握的,但是你一看是那么回事。中国水墨大写意本身就有点抽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正好符合儿童的天性,你看着虽然很稚拙,这种拙也是我们很多成熟的画家所追求的。”

  潘家忠认为,看孩子们的东西,就是欣赏那种大巧若拙的拙味。结合自己从艺和从事艺术教育的经验,潘家忠感慨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了这种拙味的惊喜,“想想我们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啊。现在的孩子资源太好了,又有这么多像今天这样历练的机会,总体感觉真的出乎意料,才六七岁把画面控制成这样,强烈的色彩,你一看很有冲击力。他们的问题就是兴趣爱好能不能坚持住。”

  马杨 孙清伟 高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蒋楠楠 李燕然 摄影报道

编辑:陈莉辉

企业丹青更多>>

艺术领域更多>>

展览热点更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