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建筑是村庄里的“酵母”(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空间

好的建筑是村庄里的“酵母”(组图)

2018-08-15 09:37:59  来源:光明日报

上坪古村水口区域,通透的廊亭和七彩的“彩云间”小房子为古老村庄带来一点戏剧性的“冲突”

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的“别苑”,地处大别山腹地,它不是纯粹的民宿,而是有一种农舍感,令人随性放松,亲近野趣

  建筑在村庄里处于什么位置,发挥什么功能?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何崴从2006年开始参与新农村规划,他一直秉持“弱建筑设计”理念,把建筑当成乡村改造的“针灸术”。何崴认为,好的建筑是村庄里的“酵母”,起到活化剂的作用。他总结,乡村建设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有的玩、坐下来、住一晚、带着走、可以晒。建筑切入到五要素的每个环节,作为一种“触媒”,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的活力和振兴。

  建筑活着比好看重要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它都是地点、环境、人造物和人的集合,不应该将建筑孤立地看待,更不可能将建筑作为一个孤立的行为来进行。但作为建筑师,又必须在很多时候,将视角、精力和行为聚焦在建筑本体上,而且从近期的乡村建设现象中不难发现建筑往往起着前导的作用,关于它的矛盾也是最为显性的。

  建筑(也可以拓展为村庄环境空间)在乡村建设中的位置既是前端,又是末端。

  所谓“前端”,是因为建筑的改变往往都是前置的,是乡村变化中最为明显,也是最早完成的行为。同时,建筑作为行为的载体和容器,也决定了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后续行为是否能展开和完成,因此也必然是前端的,最早介入的。

  正如笔者团队完成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西河粮油博物馆及村民活动中心”项目中,场地原有建筑——20世纪50年代的西河粮油交易所的改造是最早开始和完成的,也正是因为建筑改造项目的完成,新空间的实现、新功能的植入,才带来了后续村庄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服务业的兴起。

  所谓“末端”,是因为建筑作为一种物理呈现,它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大部分乡村的建筑多处于闲置状态,其原因不简单是建筑风格或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农村人口的大量外移,常住人口减少,以及村庄原有经济产业如农业的增收能力减弱等造成的。因此,在进行建筑改造或者新建过程中,应该透过建筑表面探索其背后的成因,并对这些成因进行干预、改善。

  单纯的改造建筑,创造一个美丽的“空壳子”,并不是乡村建设的正解,建筑空间必须和事后的使用、经营和产业挂钩,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要服从后期经营的需求而使自己“变丑”,建筑活着比好看重要。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