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40米深的江中看千年水文石刻-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空间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到40米深的江中看千年水文石刻

2019-05-15 08:32:44  来源:重庆晨报

  涪陵城北江中,一道石梁静默水中,它全长1600米,平均宽度15米,身上遍布“文身”,汇聚了数百位历代文人的题刻墨宝,记录了自唐代以来长江1200余年间的枯水水文情况,是长江三峡地区水文石刻的代表。它就是白鹤梁。

  5月3日,2019白鹤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举行,来自多个国家的考古学家、水利专家现场就水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讨论。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成的水下博物馆,是中国为世界水文化遗产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标志,有“水下碑林”“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称,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

  长江三峡地区目前留存近200处水文石刻

  以石刻形态将人们对江水的观测固化下来并传之后世的传统,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秦汉之世便初见其形。

  这些石刻分布于江河两岸的石梁或岩壁之上,书写的内容多涉及江水涨落,被称为“水文石刻”。其中记录洪水情况的被称为“洪水石刻”,记录枯水情况的被称为“枯水石刻”。

  白鹤梁正是一处枯水石刻,它记载了自唐代以来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的长江水位变化。

  长江三峡地区目前留存的水文石刻有近200处,其中洪水石刻174处,枯水石刻8处。这些水文石刻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是研究江河水位、河床变化的宝贵资料。

  白鹤梁上镌刻有自唐广德元年历代文人的题刻165段,共3万余字,梁上的双鲤石鱼是全世界唯一以鱼眼作为观测记录枯水水文信息的标尺。文物与水利工作者通过对石鱼及题刻的研究,可以获知1200年间长江的枯水程度与规律。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