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里的多彩人生-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聚焦工会

农民画里的多彩人生

2017-10-12 09:48:38  来源:工人日报

  青阳农民画是在安徽省青阳县一带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这种艺术以村落文化为母体、以民间美术为造型主体。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青阳农民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身边人、身边事为主要题材”。

  今年54岁的袁乔木是池州市青阳县庙前镇华阳村六房组人,在镇上担任专职电工多年。他“喜爱身边的人和事,热爱身边的生活”。接触农民画时间不长,可是画着画着,他就停不下来了。

  始于兴趣,成在坚持

  袁乔木自幼爱好绘画,高中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专职电工,一个人要负责一千多户。繁忙的工作并没有使他放弃自己的绘画兴趣。1985年,青阳县由文化馆牵头举办了一个农民画创作培训班,袁乔木果断报名参加。“农民画通俗易学,又能直观反映农民生活的景象,我想认真把它学好。”

  这一年,袁乔木开始接触农民画,学习基础知识理论,他的创作视野越来越开阔,画画也越来越讲究。“以前都是想到什么画什么,即兴创作非常快,学了专业理论以后,我要先构思,再打草稿,然后着色,画的时候总要停下来思考,所以也速度慢了很多。”

  由于工作忙碌,袁乔木都是白天上班晚上画画,一幅画要画一个星期左右,遇上周末有时要画到凌晨两点,画不好的就废弃重来,有时一个月就画一两幅作品。

  2009年,青阳县当地的农民画家朱泽元建议他参加第二届全国农民歌会农民画展。袁乔木以农村养鸭为题材画了一幅《春江水暖》,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和儿童在河畔、柳下嬉戏的场景融在一幅画里。在青阳县文化馆的推荐下,这幅画成功参展。

  多年的努力终于小有收获,这也给袁乔木的农民画之路提振了信心。渐渐地,他从一名画画界的门外汉成为池州地区响当当的农民画画师,他加入了池州市美协会员,也成为青阳县农民画协会秘书长。

  2016年,池州市举办首届农民画创作技艺竞赛,袁乔木以高分夺冠,成功入选池州工匠(技艺传承人)。其作品《春耕》被上海市城市博物馆收藏,《腊月》被韩国友人收藏,《挖红薯》入选2013年华东地区中国农民画作品展并被主办单位收藏。在市领导出访巴西时,他的画作甚至作为礼品赠送给巴西领导人。

  独具匠心,大胆创新

  青阳农民画一个重要特点是,“着笔于线条勾勒,取材实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袁乔木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农民画的拙朴与浅显,独特的构思和打破常规的色彩运用是最为显著的特色。

  “这种创新主要来源于我在日常工作中汲取的灵感。”袁乔木说,他外出工作时会思考什么样的场景最能反映安全生产的理念。他将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他的作品,并将农民画风格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原则上讲,一幅农民画用色不能超过10种,很多颜色需要自己调试出来,调色的过程也并不简单,需要反复试色,深一点浅一点都会影响美感。”袁乔木告诉记者,构思是作画的基础,而着色是一幅农民画成败的关键。

  在作品构思上,袁乔木独具匠心。以“诚信”为题作画时,别人都画用秤称物的传统内容,袁乔木则画一名环卫工人坐在失物招领处等待失主的场景。袁乔木说,这样的创作手法是情感交融的结果。有人根据这幅作品评价袁乔木:“在创作上的大胆创新,以及浓厚的生活积淀,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农民画创作,他所供职的单位于2016年10月创建了袁乔木农民画工作室,以农民画的创作推动本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使企业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在一线班组落地。

  袁乔木现在收了3个徒弟,都是公司里的年轻职工。“以前画画是全凭兴趣,现在有公司的支持,有社会的肯定,我一定要把这门传统艺术传承好、发扬好。”袁乔木说。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