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自己老手艺人的“守艺”-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在工业化的时代,他们依然做着自己最爱的手艺活儿

坚守自己老手艺人的“守艺”

2018-04-10 08:47:18  来源:北京晚报

  在京城,有一些坚守着自己老手艺的手艺人。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时代,他们依然在做着自己最爱的手艺活儿。做太平鼓的王文运说:“手艺人,手艺人,就是要守着自己的手艺。”如今,这些人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

  捏面人捏到晚上睡不着

  来到杨守光的家,他有点抱歉地说,自己的家太寒酸了。不过这个他口中“寒酸”的家里到处都是他的骄傲,展示柜里、墙上、桌子上都展示着他的面人作品。

  杨守光师从面塑大师何晓铮,在所有的徒弟中排行老大,艺名铮光。今年72岁的他说起和面人的结缘,要从他七八岁说起,“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就自己找乐趣,我就拿铅笔刀刻粉笔玩,我还记得当时用粉笔刻出一小猴子来,当然没有那么精致。”为了让自己雕刻得更像,杨守光还专门去观察猴子。而后杨守光玩上了泥人,不过那时候还是自个儿“瞎玩”,“就到沙土里找那种胶泥,然后自己琢磨着捏什么东西,当时捏过小狗什么的。”不过这种爱好遭到了家长的反对,“小时候住得多紧张啊,我一玩泥人,就在炕上玩,弄得炕上特别脏,家里大人就不太乐意。”不过爱好这手艺的杨守光后来还是去上了泥人张的培训班,“我那时候都在二机床厂当车工了,晚上一下班就去学。”有了捏泥人的功底,这也让杨守光以后学习捏面人很是顺利。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守光到同学家玩,发现同学的父亲就是捏面人的,于是跟着学起了捏面人。学习了一阵之后,杨守光觉着在同学的父亲这里学习已经不能满足自己,“我想捏更多的造型,他们会的造型比较少,另外他们面的配方容易裂,我想改良一下。”不过如今,杨守光还是很感恩在同学父亲那里的学习,“我学到了不少手法。”

  为了让自己的技艺更上一层楼,杨守光在上世纪70年代师从面塑大师何晓铮。何晓铮善于捏历史人物,杨守光主攻寿星和仕女,如今这两种面人已成杨守光最擅长的,“我跟师傅学习捏寿星,也有自己的思考,老师的作品是把寿桃放在中间,突出寿桃,我则是把寿桃放在旁边,这样就突出了寿星,人物一下子就将人吸引住了。”

  如今,72岁的杨守光依然捏着自己的面人,他的手艺也被认定为区级非遗,“捏面人能让人心静下来,因为你一捏面人,就会沉浸其中,而且它要一气呵成,面与面之间的黏合也要求不能半途而废,所以说经常有吃不上饭的时候。”但杨守光就是喜欢这些,他说,自己有时候捏了新的面人作品,晚上都睡不着,“经常半夜了,还在看如何捏得更好。”在送记者出门时,杨守光看到下雪了,他就坚持骑着自己的电动车送记者去地铁站,一路上雪花飘飘,他还不忘谈及自己的面人。经过国家话剧院剧场时,他说,最近有一部关于面人的话剧作品,自己要买票去看,“我一定要看看这部剧,学习学习。”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