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技艺:让老物件融入新生活-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易安技艺:让老物件融入新生活

易安说·老残物语

2018-05-03 08:57:52  来源:杭州日报

古意花瓶 

  沈建国,生于195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杭州市投资促进局原巡视员,浙江省收藏协会顾问。

  第一次听说“易安技艺”,是在沈建国先生的“易安说·老残物语”一文中。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沈建国对生活中的老物件情有独钟,不断地研究琢磨,如何处理这些老物件,如何让它传承下去,如何让它进入新的生活?

  “世间万物,与时俱化”。沈建国从庄子的这句话中得到灵感,他认为老物件与新生活的结合,最好的方法就是“化”。对过去流传下来的老物件进行艺术性选择、利用,令其焕发新的生命,融入现代人的新生活,有人称之为“再生文化”,有人说是“变废为宝”,而沈建国提炼总结为“易安技艺”。

  易者,改变也;安者,安排、安放也。沈建国说,所谓“易安技艺”,就是指人们在室内环境中,将历史遗物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质实体,进行艺术性的选择、利用、改造、组合和安放,从而演绎出新的艺术生命,达到可赏、可用、可玩、可藏的目的。

  在吴山的沈建国工作室里,摆放了许多易安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他经过“易安”的奇思妙想,围绕书道、茶道、香道、花道,变为了花瓶、香罐、茶罐、笔洗、香薰、花插、文房小摆设,化为了可赏玩可珍藏可利用的艺术之作。

  沈建国利用残瓷和天然的葫芦的组合,创作了一些“天人合一”的作品。其中,有一块元代的酱釉青花瓷片,其形如瓢,色调清新明亮,画工精美,他将这瓷片镶嵌在一个老葫芦上,两者结合得浑然一体,一件极具古意的花瓶跃然眼前。

  而几件老物件,通过“珠联璧合”的搭配组合,便脱胎换骨,作品“轩辕之灯”就是这么来的。五个物件,一个清代铜摇铃、一个清代铜马镫子、一件民国龙头手杖、一件民国小铜灯盏、一件清代房屋上的莲花雕件,沈建国组合装配为一件轩辕之灯,通体呈古铜色,安置于文房中,古意盎然,美轮美奂,倘若在马磴子内设一小炉,又立马变身为一件悬挂式香薰。

  易安技艺与传统的“老改件”工艺相似,也有不同:老改件侧重于“改”,而易安技艺是在易中出新、在安里升华,“易”“安”并重,变易的作品在安置中光彩焕发,呈现出艺术之美。与装置艺术相比,易安技艺受艺术门类限制,主要使用书法、绘画、雕刻及手工艺等手段;受空间限制,主要围绕屋内环境设计创作;受规模限制,主要以文房陈设和小品为主。或简单地说,易安技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房内的小型装置艺术。

  “人人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家”,沈建国期盼有更多的专业人士,以及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同道一起来参与创作,不断提炼总结易安技艺,使之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新的文化生活形式。

  专家说易安技艺

  文化建设是新时代的主题之一,在党和政府强有力地推动下,全面地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的文化自信空前高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増强。《易安说》的作者沈建国就是其中的热心者。他通过长期的积累,不断的自我探索实践和提炼总结,提出了让老物件融入新生活的路径和方法——易安技艺。易安技艺就是对老残物件进行艺术性选择和利用,使其演绎新的文化生命,融入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既是文化创意与创造,更是文化传承与弘扬,美化了生活,也美化心灵。一个老物件就是一个历史的印证,就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份情怀,几个老物件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部传记,一段文化历史。通过艺术方式将老物件保存下来融入新生活,不仅生动和形象地宣传了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美德,而且彰显了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特质。易安技艺的总结推广对推动乡村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有着积极意义和作用,我为之点赞。文化就是要靠毎个人每件事的积淀,涓涓细流,汇成了海洋。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