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绝之雕漆艺术 -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精刀点绛

燕京八绝之雕漆艺术

2018-05-17 08:40:32  来源:北京日报

  雕漆之难在于“雕”,“雕”亦谓之“剔”,匠人犹如用刀刨筋剔骨,一刀成型,不容复赘,因为阴干的漆层较软,有一定弹性,一不留神就会落下雕痕。若一刀雕错,已经阴干的漆层无从修复,便难以补救。因此,雕刻极其考验匠人的功力,素有“出刀无悔”一说。出色的匠人可以达到“以刀代笔”的境界,能做到雕刻人物衣袂飘飘已属不易,再要做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就称得上是鬼斧神工了。

  工作室成立后,李志刚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传统雕漆技艺融入当代生活。在李志刚看来,“工艺”的核心在于“艺”,所谓“工”只是一种长期训练就能积累到的经验,这也是传统技艺一直在追求“炫技”的窠臼,而“艺”则蕴蓄着匠人的情怀和灵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天赋成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追求“工”的漆雕,哪怕做工再精致,也只能停留在俘获眼球的层级,而好的雕漆艺术品能够直抵人心。《漆母》正是李志刚将传统中国红的雕漆技艺做成现代艺术品的一次大胆探索。这件耗时三年的漆雕,采用活体取模制胎,仅髹漆就130多道。因造型取自一个哺乳期的裸体妇女,乳房下垂、小腹突出,遭到前辈、同行的非议,认为传统工艺完全被颠覆,而且这件作品毫无“美感”可言,完全有悖于以“精致玲珑”著称于世的传统雕漆的美学诉求。但不破不立,在传统的技艺中融入现代元素,探索漆器艺术发展的新方向,换取全社会对雕漆技艺的关注,哪怕只是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李志刚也认为值得。

  民艺复兴,任重道远。2013年,北京市工艺美校将大师工作室引入学校,施行现代学徒制,开设雕漆专业,李志刚招收了三十多名学员。年轻人好学,成天泡在雕漆工作室,这让李志刚看到了希望。

  看到这些忙碌穿梭于操作间的年轻人,李志刚时常怀念自己当学生时的那段青葱岁月,那时候,雕漆专业也是三十来号人,而时至今日,历史上第一批“科班出身”的雕漆从业者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其他同学都已转行了。李志刚现在是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北京市代表性传承人,很多到访工作室的人都喜欢问他一个问题:“什么是工匠精神?”李志刚说:“真正的匠人,从来都不关心什么是工匠精神,只是做好一件事,要用上一辈子……”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