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庆:罗山皮影“杨派”的传人之一-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吴文庆:罗山皮影“杨派”的传人之一

2018-06-15 09:31:22  来源:河南日报

  吴文庆

  罗山皮影戏是江淮地区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它始于北宋景祐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从艺40余年的罗山县江榜村村民吴修安,就是罗山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生于1948年的老吴,与许多同龄人一样,过早地进入了社会,为家庭和生计奔波。上世纪70年代初,大集体建设如火如荼。江榜村修建头顶石水库时,社员们忙了一天,晚上却没有一点儿娱乐活动。有人无意中说想听听皮影戏,得到了公社领导的支持。但当时皮影戏艺人少,急需培养新人,老吴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推荐去公社参加竞选的。“被推荐的有二十来个人,最后只留下了五个。下面坐了一群观众和领导,每唱完一个他们都给评个分儿。”回忆面试情景,年已七旬的老吴至今记忆犹新。

  被选上后,老吴的工作从修水库变成了学唱戏,没几天就开始登台表演了,“从天黑开始,一直演到凌晨一两点。”后来,对皮影戏越来越入迷的老吴,还拜了罗山皮影戏大师杨义成为师,成了“杨派”的传人之一。

  在老吴的记忆里,当时演皮影戏的开场白十有八九是“表扬”,即用戏剧的形式将当天表现好的社员向大家通报一番。接着,唱一个小时左右的《朝阳沟》,然后才是《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等传统剧目。“唱《朝阳沟》是领导的要求,俺当时唱的是拴保。”时隔近40年,老吴还清晰记得当年一些细节,“每天晚上都有几百人观看,俺站在台上往下看,全是脑袋。”

  改革开放后,罗山县日渐富裕起来的农家,红白喜事、生孩、考学、盖房等等,都请艺人唱皮影戏。每年从农历大年初三开始,老吴和几个皮影戏迷组成的戏班子,就开始有“预订”了。一年下来,他们至少要唱200来天,剧目也多达几十个。这些剧目,短的一天可结束,长的一个月才能唱完。“皮影戏的故事框架是固定的,还要符合人物身份和演出环境。但唱词和节奏可以自己控制,皇帝有皇帝的话,老百姓有老百姓的话。很多初学者唱腔不错,却容易在这上面犯错……”谈起皮影戏的艺术性,老吴也有很多话。

  2006年,罗山皮影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一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随后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尽管老吴他们一年为唱皮影戏忙个不停,回望身后的队伍,却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皮影戏了。老吴忧心忡忡。

  一晃40余年,对于老吴,皮影戏是一种兴趣、一种事业,也是一种生活。“俺自己能做的,就是在还有能力时尽力去演好每一场戏。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俺会将所懂的全部教给他。”说这话时,老吴刚从信阳市参加了一场官方表演回来。

编辑:李茜茜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