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历史的“面糊匠”:修复师杨利群-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复活历史的“面糊匠”:修复师杨利群

2018-08-02 08:58:44  来源:人民日报

  完善方案,破解难题

  2010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图书馆民间古籍考察组从一名采药人口中得知,距离香格里拉县100多公里的一个洞穴内有一些藏文经书。考察组迅速行动,历经艰辛发掘出藏文经书12种、2009叶,入藏迪庆州图书馆,后将其称为“纳格拉洞藏经”。

  “我们得知迪庆州图书馆发掘出这批藏经后,马上前往。当时藏经被装在纸箱里,堆放在库房,打开纸箱,藏经大多破烂不堪,要么完全粘连在一起如同砖石,要么就残破不堪,大部分都有火烧的痕迹,和泥土杂糅在一起。状况堪忧,急需抢救性修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慨叹,“还好我们赶到了。”

  “然而,当时全国还没有类似藏文古籍修复的先例,都认为‘条件不成熟,先放一放’。”杨利群说。

  杨利群彻夜难眠,反复思考修复方案。他找到专家和领导,说:“藏文古籍和汉文古籍一样有不少相通之处,我摸索摸索,肯定能修,我有这个自信。”

  反复商讨过后,他和专家们共同商讨出了一个初步方案,确立了按照原貌、不作装帧、整旧如旧、最小干预等原则,并确保所有的修复材料都可去除、过程可逆。

  杨利群便信心满满却也小心翼翼地探索起修复的具体事宜来,“古籍修复的具体情况复杂,一定不能被经验所惑,走入误区。要大胆尝试,小心处理。”

  修复还没开始,棘手的问题就出现了,纳格拉洞藏经修复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补纸。杨利群对记者说,“目前来看,民族古籍修复难度最大的当数藏文古籍,传统用于抄写经文的藏纸多加入天然植物原料,韧性强、防虫蛀,可这一传统造纸技艺如今已很少流传使用。”

  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开始了漫长的寻纸路。他们遍访贵州丹寨、安徽潜山、福建姑田、西藏尼木等地调查造纸情况,“考察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与纳格拉洞藏经类似的古藏纸。”

  来来回回,经过对比研究,杨利群设想“将在安徽定制的颜色接近的构皮纸作为基本用纸,再将狼毒草根部捣碎,提取原液加入补书所用的纸浆中,是否可行?”反复试验之后,这套创新性修复方案被证明是可行的。

  “纳格拉洞藏经多数是双面书写,这与传统的汉文古籍不一样,在修补的时候需要兼顾正反面,这也是修复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实践中,杨利群将难题一个个破解,修复效果良好。

1 2 3 4 共4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