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学手工找到向上的奔头-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老人学手工找到向上的奔头

2018-09-11 08:44:16  来源:北京晚报

  “社区里的这些老人他们饭可以不吃,但是手工一定要做。”这是不少参与“手工艺术惠民工程”手艺人的感慨。“手工艺术惠民工程”是北京手工艺术协会承接的政府公益项目,通过专业的手工艺课程为北京的老年人进行培训并建立交流平台。老人们在社区手工艺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和社会价值,手艺人也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最吃功夫的地方是细节”

  “光孔雀的尾巴就有四十片,每一片要经过五道工序加工,五种深浅不同的布,一片片按层次上下叠放。最外圈的穗是用凤尾纱一根根抽丝,再一圈圈粘贴制成。”这样,一幅孔雀布贴画活灵活现地映入人们眼帘,而这就是今年65岁王秀勉的代表作之一。

  王秀勉擅长布贴画、剪纸、手串饰品等多种手工艺的制作。最早接触布贴是在13年前,经剪纸巧娘顾小玲的指点,以及手工艺协会办课教学,从此对布贴画有了深厚的情感,如今已有上千幅作品,多展示于方庄艺术馆内。她介绍说,布贴画也叫丝绫堆绣,起源于隋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以渐变色的凤尾纱为主要布料,色彩丰富鲜艳,是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一种。目前王秀勉在方庄社区、方庄民间艺术馆等几个地方担任手工艺老师,“每次上课,老人们都非常开心,我也希望通过教课能将布贴画传承下去。”

  “脚趾间的缝隙要仔细抠出,荷叶特意折进去一角,眼睛的部位要凹进去……”若想把布贴画做得精美逼真,还有许多门道。需要凸出的地方,垫高好几层棉布,甚至塞进棉花,才更显立体感。王秀勉拿出布料边比划着边介绍:“剪边线时不能犹豫,要一剪刀一气呵成,线条才能流畅优美。”对作品追求精致的王秀勉,常把学生发来的作品照片放大仔细检查,并直接指明问题,“只有指出不足,才有继续上升的空间。作为艺术品,应不断追求精益求精。”

  王秀勉说,做成一幅布贴画,空闲时需要十天,忙起来则半个月不止,看似简单,实际工序复杂繁琐,很考验耐心。布贴画的创作灵感多是从生活中发现。制作特殊的荷花,花瓣根部颜色浅,尖部反而深,与正常花的规律完全相反,这就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边角料、小零件也是宝贝,我存了一大堆也舍不得扔,说不定哪天灵光一现,就能变废为宝。”为了将画轴表现得更为立体,王老师用圆珠笔笔芯上黑色“小帽”作为画轴两端,用牙签进行连接。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