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绢人传承者崔欣(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两代绢人传承者崔欣(组图)

2018-09-13 08:25:46  来源:北京晚报

  

崔欣作品《双玉伴读》

  潜心学艺,作品屡获大奖

  崔欣学习努力、心灵手巧,参加工作不久就引起设计室组长杨乃蕙的关注,一次次指着她做的琵琶、长鼓、宝剑、盆景等夸奖鼓励:“看,她做的道具多好!”

  杨乃蕙(1943年至2015年)196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雕塑专业,拜师葛敬安专门学习制作绢人,她雕刻、翻模、开脸的技艺精到、想象力强,制作的绢人形象大气、典雅高贵。《精卫填海》《荷花仙子》《王昭君》《霸王别姬》等代表作奠定了她在绢人艺术领域的地位。

  一次,崔欣为民族人物做芦笙,没见过芦笙的样子,更不知道芦笙怎样制作。杨乃蕙指导她查资料、选材料,提示她用竹片、金片、胶泥制作出一个10厘米大小的芦笙。笙斗、笙管、共鸣管样样俱全,精致小巧熠熠生辉,杨乃蕙勉励她说:“这就是一件独立的艺术品!”

  崔欣至今清楚地记得,在她制作《印度罐舞》时,杨乃蕙手把手地教她和胶泥、做雕塑、脱模开脸。绢人头部是制作流程中的关键技艺,雕塑出头型后,要在脸部糊制丝织物,干燥后再糊上第二层丝织物,最后糊蚕丝织物,再次干燥。把握好干燥的时间和丝织物的含水量,才能保证脸部“皮肤”的平整细腻。头部晾干后再画出眼睛、眼影、睫毛、嘴唇,扑上腮红。

  在她熟练地掌握了头部制作技术后,杨乃蕙让她对着镜子当了一回模特,因而做出的印度舞女宽额大眼妩媚动人,崔欣技艺有了质的飞跃。杨乃蕙还着重指导她画好眼睛,告诉她不能只看着书本和照片画,要画出特有的神采,画出眉目传情、望穿秋水的效果。

  崔欣说,那时的杨乃蕙刚刚三十多岁,风度优雅、意气风发,对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坚持“宁可废掉不能减工艺”,作品稍有瑕疵必须退回重做,那时退回的废品,拿到现在也是精品。得益于杨乃蕙严格得近乎苛刻的要求,崔欣高标准地掌握了绢人头模、糊头、开脸、梳头、头饰、体形、手、服装、彩画、组装等全套程序,也培养了她一丝不苟、严谨精细的艺术风格。

  工作之余,杨乃蕙还多次带她参观绘画、雕塑、书法、工艺美术方面的展览,观看《红楼梦》等歌舞戏剧,引导她向古今中外各种门类的艺术学习,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情趣、鉴赏水平和艺术修养,师徒合作的《胖嫂回娘家》《民族绢人系列》《红楼梦人物系列》《八仙过海系列》《京剧人物系列》等作品都获得大奖。

  提到恩师的提携,崔欣心怀感激,盈泪动容。她告诉我,最终投师到葛敬安门下,成为其嫡传弟子,也要感谢杨乃蕙师傅的推荐。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