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音不绝,传承不止-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黎音不绝,传承不止

访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黄照安

2018-09-17 08:31: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黄照安三言两语间,一幅生动传情的黎族风俗画便浮现于人们脑海。这位年过六旬的黎族汉子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被业界称为“黎族民间乐器大王”。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一位工作人员说:“黎族器乐的‘半壁江山’,如今都扛在他肩上。”

  曲不能忘,根不能断

  “黎族竹木器乐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各种竹木、畜兽皮原料,经过手工加工成为乐器,散发着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在黄照安看来,黎乐记录着黎族历史,是黎民的“根”,正所谓“曲不能忘,根更不能断”。

  黄照安的工作室也是黎族竹木器乐制作及演奏的传习所。这里仿佛是一座原生态的黎族乐器博物馆,椰壳晒干奏出旋律、木头掏空制成大鼓、牛角敲打飞出音符……难以割舍的黎族乐器情结始于黄照安从小受到的家庭竹木器乐文化的熏陶。黄照安的爷爷曾是村里最有名的号手,能将黑乎乎的“水牛角”吹奏得绵长嘹亮。对黄照安影响更大的,则是他的身为乐师的父亲。“牛角号、鼻箫、口弓、哩咧、哩喽、哔哒等等,他都会。”黄照安表示,父亲不仅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还会制作乐器。

  黎族乐器种类不少于40种,传统乐器主要有独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哔哒、口拜、鼻箫、灼吧“八大件”,吹、拉、弹、敲各具功能,因此需要的乐手也很多。“随着时代的变迁,村里的老年人很少有人吹鼻箫了,口弓、灼吧等乐器也少见。”黄照安坦言,受流行音乐的冲击,黎族传统民乐日渐式微,民间乐手也青黄不接。1988年,黄照安开启了他黎族竹木器乐的寻访之路。他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深入保亭、五指山和陵水等市县的黎族村寨,搜集、挖掘各种黎族传统乐器。听说哪里有乐手,他就往哪里跑,不管山高路远,每找到一人,他都兴奋不已。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黎寨重新响起黎歌黎乐,掌握黎族乐器制作和演奏技艺的黎族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已经可以演出一整台黎族音乐的交响音乐会。”黄照安说。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