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绝技绝活彰显风采-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职工艺术

巧手编织美好生活 绝技绝活彰显风采

2018-10-18 08:27:11  来源:中国文化报

选手手中逐渐成型的作品 (徐军勇 摄)

参赛选手选送的手工作品 (骆蔓 摄)

  10月11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体育馆内人头攒动,民间手工艺人精雕细琢,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承办、桐庐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执行承办的2018浙江省民间艺术绝技绝活擂台赛在此开赛。

  现场制作如指尖舞蹈

  “我们是首次举办这样规模、规格的手工艺大赛。”浙江省文化馆副馆长钱骋说。此次活动以静态类民间艺术为参赛项目,包括石雕工艺、木竹雕刻工艺、陶瓷工艺、抽纱刺绣、堆塑工艺、金属工艺、漆艺、剪纸等工艺门类。前期共征集到90多个项目,经专家初评,选出74个项目参加擂台赛,其中现场比赛项目59项,以VCR参赛项目15项。当天比赛规定,参赛选手要在6小时内完成一件作品。为鼓励中青年艺人,参加本次现场擂台赛的选手年龄都不到55周岁。

  “我8岁开始学绣花,记得第一次拿起熠熠闪亮的针,兴奋又好奇。”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从十几万台州绣花女中走出来的优秀代表廖春妹回忆起旧时光。台州刺绣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抽绣、拉绣、雕绣、镶贴等刺绣针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23岁时创办了“台州绣都服饰有限公司”的廖春妹低调而谦和,只见她头微垂、眼含笑,绣针穿梭,安静、沉稳中透现出对刺绣深深的热爱之情。

  在写着“仙居无骨花灯”的比赛桌边,浙江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彩平正埋头做着花灯的针刺。自1992年开始接触无骨花灯,陈彩平在婆婆王汝兰的悉心传教下,先后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无骨花灯作品及创新类台灯等20多个品种。无骨花灯起源于唐代仙居皤滩古镇,当地民间称为“唐灯”。在陈彩平眼中,每个花灯都代表着创作人的思想,每个花灯都有生命力。仙居无骨花灯的技艺十分独特,灯面由刀凿针刺成孔,图案为透光留影而成。它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质灯片折叠粘接,再经过13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她说:“我基本上都熬夜制作,因为夜间安静,心也静,这样针刺得均匀。”

  王雪芳是一名听力残疾的瓯塑工作者,也是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代课教师。自2012年学校派她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向郑央凡老师拜师学艺后,她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瓯塑,于2014年又拜周锦云和陈茅为师,并取得了瓯塑研究所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2017年她回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事瓯塑社团教学工作。她说:“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比赛现场还有两位师兄弟,他们是来自宁波市宁海县桑洲镇的王昕与章雄辉,王昕爱好宁海竹刻,章雄辉则主攻清雕花板。他俩分别是2016年、2017年“浙江省新峰计划”重点培养对象。

  “工艺的确要为实用服务,但如何超越实用,成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美的享受,才是我想要追求的。”王昕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作品和工艺,将传统的精华传承下去,这也是手艺人的希望。”

  清雕,是一种以浅浮雕为主要手法,在白杨、杏木、樟木等白木上施以雕刻的传统技艺。已入行20年的章雄辉是第四代清雕传承人,他说,灵感来的时候,他可以不吃饭一直雕刻下去。这应该源于他对艺术的热爱。

  比赛现场,记者还看到桐庐当地百姓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手工艺爱好者,在展位、赛台边为自己喜爱的手工艺人鼓劲、加油,场面既温馨又感人。

  经角逐,2018浙江省民间艺术绝技绝活擂台赛共评出金奖12名,20位选手获奖提名。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