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天气正好,下地干活”-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高端访谈

罗中立:“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2018-11-23 08:36:55  来源:解放日报

  画画已经是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生活的一种常态2017年底,“正在发生——罗中立手稿展(1963-2017)”将400余件主题丰富的手稿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令人意外的是,展品中竟然还有几件在飞机清洁袋和银行存单上所作的画。原来,这是罗中立在乘坐飞机的途中以及陪同夫人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利用手头的纸张即兴画下的手稿。

  在罗中立看来,这些印有其他文字和图画的“非常规”纸张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创作热情,“重要的是一直在画”。

  解放周末:留学归来后,您一直在川美任教。但很多人仍然难以想象,您居然能积累下这么多手稿。包括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任上17年的时间里,您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在完成行政工作之余,每天都会抽空画?

  罗中立:对。我认为始终保持画画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打比方说,一台电视机如果多年不去看,再回过头来,即使是原来的频道,图像可能也已经不清晰了。这是很可悲的。所以在我就任川美院长的17年里,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随便用什么笔、什么纸,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画。

  就像学体育的人经常要活动筋骨,弹钢琴的人始终要动动指关节,唱歌的人每天都要吊吊嗓,其实每个专业的人要保持自己的状态,都要遵循这样的基本规律。只有一直画,我这个频道的图像才不会模糊。

  在我的理解中,儿童时期画画是遵循天性,比较随意;少年时代立志要当一个画家,那是树立了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到了今天,画画已经是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生活的一种常态。就像两三天不吃饭会肚子饿,两三天不画画,我就会烦躁。可能在别人看来,一直坐在画板面前很累,但其实自己是乐在其中的。听着小调,哼着小曲,看着每一笔落下去之后画面的变化,那种无穷的乐趣也许只有同行之间才能理解。

  解放周末:在创作中,您对认定的某一个题材也是反复打磨,时间跨度甚至达到几十年。为什么?

  罗中立:我崇尚重复。有时候一个题材跨越很多年,不是在思考题材,而是试图在重复中寻找突破。我认为艺术创作要出东西,其实是需要长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反复地锤炼,然后在某一个场景突然受到启发,灵感就在一瞬间让过去散落的点状的想法串联成完整的一根线。

  在我公派留学的那几年,正好是国内“八五新潮”时期。那时候有一句很响亮的口号,“今天不重复昨天,明天不重复今天”,对于中国的美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但是对我而言,刚好有机会在西方、在美术馆的现场和原作进行交流,从而思考自己以后艺术创作的方向。

  那时,我从西方美术史中挑选了两位艺术家,作为自己榜样式的参照。一位是毕加索,还有一位是伦勃朗。毕加索是一位不断进取的艺术家,向他学习符合当时中国美术发展的需要。而伦勃朗则是在不断地重复中成就的巨匠。我记得当时在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博物馆看到伦勃朗相隔30年的两件肖像作品,一边学习一边做笔记。如果是一般的观众,可能就是称赞一下大师的技艺。但作为同行,我仿佛通过画作跨越了时空,与大师进行了一次交流。我能清楚感受到他是如何在坚持的重复中成就了后来驾驭画面的自信,并且得到人格的升华。这对我的艺术生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办学校如同打造酒窖,窖好了自然就会有好酒每到阳春三月,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总是特别热闹。除了学生与教师,许多重庆市民也会结伴前去休闲踏青。

  行走在校园之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气息,还处处可见都市难寻的田园风光。芬芳吐艳的桃树、李树和黄澄澄的油菜花田装点了校园的色彩。吊脚楼、古石桥、风雨廊桥,又展现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巴渝民俗风情画卷。

  将原生态的理念贯穿在校园建设中,把校园建设作为城市设计的实验室,为社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一份贡献,是罗中立带领设计团队建造虎溪校区的初衷。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