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视村庄的变迁 村庄注视我的收获-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高端访谈

我注视村庄的变迁 村庄注视我的收获

2019-04-12 10:31:1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原标题:雕塑家李小超:我注视村庄的变迁 村庄注视我的收获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孕育了华夏民族,人们聚集而居,便有了村庄的出现。任朝代更替、岁月更迭,任草木荣枯、星辰变幻,村庄就在中国的大地上矗立着,也矗立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里,国家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初,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逐渐势弱;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似乎又开始活跃起来。发展的车轮从未停止,村庄也在激烈的时代碰撞中变迁。

  当然,也有人注视着村庄,这些人不论在哪,都仿佛站在村口。雕塑家李小超就是这样的人。4月3日,李小超乡村记忆主题雕塑馆在咸阳高新区开馆,开馆仪式期间,他接受了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的采访。用他的话说,“乡村记忆”这个主题,承载着关中大地上世世代代先民的精神寄托。

乡村记忆主题雕塑馆馆长、雕塑家李小超

  李小超出生在咸阳礼泉,是地道的关中汉子。礼泉地处关中腹地,千百年来,“农”是当地人的根。在李小超的记忆深处,村庄是他的根。

  “村庄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记忆,更是一份念想。无论我身处何地,它都在苍穹之下、一米阳光之上,像挥之不去的影子。我只是我的村庄的一个投影。”李小超在自己的文章中曾这样写道。

  “我在家中排行老二,成长的过程比较自由。从小我就对土地、农事活动很感兴趣,久而久之,这种兴趣演变成了对土地的一种眷恋,就像母亲一样。”李小超说。

  1985年,李小超考入西安美术学院,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生养他的村庄,同时也是他艺术生涯的开端。从1992年开始创作《乡村记事》系列黑白艺术作品至今,李小超的雕塑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但作品主题从未离开村庄和村庄里的乡亲父老。

  “我的创作不需要苦思冥想,乡亲父老好像就在泥土里、在我心里站着,我只需要把他们拉出来。他们有喜乐和痛苦,有生活的艰辛,但他们永远张扬着向上的精神,对生活充满着希望。”李小超说道。

  一提到村庄,似乎就触及了这位关中汉子内心的柔软之处,他将这份情感注入到雕塑作品中。“农村人朴实的情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我的艺术语言就是表现乡村人的生存状态。多年来,我的这份乡村记忆一直没有变。”李小超说道。

1 2 3 共3页

编辑:翟亮亮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