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记描摹城市的沧桑变迁(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高端访谈

用日记描摹城市的沧桑变迁(组图)

2019-10-24 09:15:57  来源:杭州日报

北京车站 淡彩

  记录点滴变化

  赴一场与杭州的40年之约

  如今,虽然退休多年,但张友良总觉得自己从未离开过这个岗位。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没放下的,不止是曾经的设计,还有心中的“规划梦”。

  从同济大学毕业后,张友良先后在北京、河南工作,最后于1977年调动至杭州,一待就是40多年。杭州城站铁路改线、杭州东站设计、市中心位置的选定……他都是亲历者。“我在杭州的时间最久,感情很深。”

  上世纪80年代,杭州市要建设首个百货大楼。当时张友良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增设自动扶梯,二是建议他们做一个地下城,市中心土地寸土寸金,要充分利用起来。”他还曾大胆设想,“杭百、武林广场、大剧院……地下整个都可以打通,构建一个城市商圈。”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武林商圈的地下形态终于成型,不出地面就能逛遍武林商圈。

  在张友良看来,城市规划首先要确定的是这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城市规划,本身来讲是多学科性的,其中包括建筑、园林、交通、卫生等,都是必须明确规划各个分类,通过各个系统来充分协调的。”

  “在规划之初,我们考虑到城市性质首先要明确。杭州5000年历史长河中,从吴越国开始的一些历史遗存,说明杭州是以风景、旅游、民生、文化等方面为主题的,不能以发展工业产业、重工业为主。”张友良说,“特别是最近的三个世界级文化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京杭大运河和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的成功让杭州再一次闻名海内外,杭州整个城市的知名度、历史文化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根植于内心的

  是对传统诗歌书画的热爱之情

  赶火车、坐汽车,从一座城市到一座城市调研,在张友良的工作笔记中,条理清晰且文字简洁,笔记中的规划结构、要素示意图简单明了,素描、速写、水彩画功底扎实,而其中的对于日常生活细节的记录,更是生动有趣。

  除了坚持写日记,张友良还是诗书画爱好者。在家中,墙上挂着书画作品随处可见。因为从小对书画的喜爱之情,多年来,他总是随身带一本笔记本,卢浮宫金字塔、荷兰海牙国际法庭、四川九寨沟、奉化溪口、乐清雁荡山、桐庐严子陵钓台……每去到一个地方,张友良就用笔速写,快速记录下当时的所看所想。

  退休多年,张友良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体会书画的雅致之趣,同时,他也在追寻心中所向往的诗和远方。写诗要考虑韵律和平仄,这对于张友良来说并不简单,写诗不仅需要灵感和积累,更需要不断学习。虽然没有进行过系统学习,但他爱尝试写各种体裁的诗。在张友良心里,写诗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能锻炼思维。写诗作画,早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