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珍:传承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企业丹青

施珍:传承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组图)

2020-07-01 08:33:52  来源:宁波日报

  “受疫情影响,我的工作室今年5月才回到正常轨道。新烧制的这件作品结合青釉和高温颜色釉的点彩,窑变后产生独一无二的效果,仿若唤醒了对生活的重新认识。”在慈溪上林湖畔的越窑青瓷施珍艺术馆,馆长、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施珍推荐了这件被她命名为《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越窑青瓷观音瓶。

《阳光总在风雨后》。陈青 /摄

  结缘陶瓷艺术,施珍的领路人是三爷爷施于人。老先生是中国著名现代陶艺教育理论家,也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创始人之一。高中和大学时期,施珍都在景德镇求学。此后,施珍留学韩国首尔产业大学陶艺科,是我国第一个陶瓷美术领域交换生。

  赴台湾做文化交流4年,放弃稳定的学院工作,在上林湖畔开始烧窑制瓷,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朝兴,直到2009年,施珍在慈溪成立了上越陶艺研究所,全身心投入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在她身上,有“学院派”的扎实功底,有匠人匠心的执着追求。在泥与火的碰撞中,施珍践行越窑青瓷的传承和创新,寻求越窑青瓷的未来发展。

施珍工作照。施珍艺术馆 供图

  穿过幽暗,“阳光总在风雨后”

  越窑青瓷是中国的母亲瓷,南北朝时越窑的中心移至慈溪上林湖,到唐朝发展成为“贡窑”,专供宫廷及出口,而诞生于晚唐时期的“秘色瓷”,则代表了上林湖越窑青瓷的最高成就。到北宋中晚期,上林湖瓷业趋向衰落,南宋时停烧。

  2001年开始,窑火在上林湖畔重燃。以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为支撑,慈溪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努力保护和传承本地优秀文化遗产,沉睡已久的越窑青瓷重新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施珍是追寻越窑青瓷“秘色重光”队伍中的一员。

  施于人曾教导施珍,瓷器不只是一种形状、一件器皿,它一开始是一种磨炼,然后是对自己的审视,最后是对自我的展现。面对“先走市场还是先要艺术”的两难,施珍选择了沉下身心,打磨技艺,用“美”回报时光和岁月。

  从采土、淘洗、成形,到修坯、补水、素烧、描绘、上釉,最后进窑烧制,经历多次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她以一颗坚毅的匠心,在上林湖畔成就一件件“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青瓷精品。

  第一件让施珍满意的作品是《上林随想》。作品采用越窑青瓷传统的代表器形,加以青花艺术,清雅、匀净、细腻。“这是时间给予我的最好礼物。我大学时期学习陶瓷彩绘,《上林随想》的特别之处在于,在越窑青瓷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简约的青花设计,是对学生时期原创美术的表达。这件作品,标志着自己回到家乡,回到了越窑青瓷母亲的怀抱。”2011年,《上林随想》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接着,《缠枝玲珑双耳瓶》获浙江省民间文艺最高奖——“映山红奖”;《牡丹玉壶春瓶》入选2016年G20杭州峰会国家元首机场贵宾厅展示;《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斩获浙江省青瓷展秘色瓷金奖……施珍综合运用装饰、浮雕雕刻手法,韩国填釉工艺,景德镇传统彩绘等多种技法,在造型多样性、釉色多元化、烧制技术节能改良等方面不断创新,获得国家级、省级博览会特等奖2项、金奖6项、银奖4项。

  2018年,施珍根据上林湖唐代后司岙出土的越窑青瓷“秘色瓷”碎片上的吉祥鸟纹样,带领团队创作研发了“吉祥鸟”系列作品,其中《吉祥鸟双耳瓶》《吉祥鸟莲纹盖罐》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作为一名从美术院校走出来的艺术家,用美术创作理念结合材料来展示自己的艺术个性,是必然的。

  2018年前,施珍扎根于传统越窑青瓷单色釉的表达,之后,她的创作方向转变为多彩的秘色釉,《阳光总在风雨后》即是经过2年多的研发和烧制后的成功作品之一。

  《阳光总在风雨后》采用典型的观音瓶造型,高33.4厘米,青釉和高温颜色釉的点彩结合,碰撞出别具一格的韵味。配合阳刻的线条,它们像水流,融入其间。蓝色、橙色、褐色,交相辉映。

  施珍认为,这件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装饰上的突破。“高温颜色釉产生的窑变,晶莹、含蓄,出现了层层过度和铺垫的色彩,从造型、刻画、点彩的分布加上烧窑的完整性,是融合度非常高的一件作品,达到了我赋予它的艺术美感的臆想,甚至超过了我的期待。”在她眼中,“每一件窑变作品所呈现的火的艺术和张力,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这是一件向唐朝致敬的越窑青瓷,可以和古人对话,也可以和现代人共情。“取名《阳光总在风雨后》,是对年初那段灰暗、压抑又沉重日子的感知,随着5月的到来,终于迎来了更多的阳光。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这件作品会让你感悟人生有起有落,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峦叠翠弦纹瓶》。陈青 /摄

  传承创新,打造多彩的世界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如何在作品中展现现代人的精神面貌,是施珍的不懈追求。她独创的新生代锦施蓝系列,传承三爷爷施于人的艺术灵感,将陶瓷的粉彩、古彩、青花等绘画技艺,与现代几何图案结合,融入日韩陶艺风格,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醉心于创作之余,施珍还埋首学术,研究归纳出越窑青瓷的“三美”特征:材质釉色美、器形装饰美、工艺美术美。她将越窑青瓷和传统青花元素相结合,大胆创新,推出“当代越窑青花瓷”研究课题,被列入宁波市第二批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项目,得到国内多位专家的关注和肯定。

  施珍认为,传承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要传承千年的越窑青瓷,烧制秘色瓷,仅仅停留在对原有器型、美术、烧制等方面的继承是不够的。“越窑青瓷典雅古朴,要在单色釉的基础上创作出让现代人喜爱并能一眼爱上的青瓷作品,是我奋斗和努力的方向。现在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多彩的,应该有一个相呼应的越窑青瓷世界,来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在窑门关上的一瞬间,一切从零开始。今年复工复产后,施珍烧制了8窑“多彩的世界”,只有3窑达到要求,“3个窑炉相对能表达我拥抱多彩世界和多彩人生的理念,《阳光总在风雨后》便是系列作品之一。”

  每一件“多彩的世界”,是高温颜色釉产生窑变的结果,颜色的自然交融、流淌或肌理分布,使它们独一无二。这些多彩的秘色瓷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在网络上引起不俗反响。

  施珍创作的荷叶盘,别出新意地采用了紫色的荷叶,得到“很可爱”的评价。另一件宝塔瓶作品,被网友命名为“香芋冰激凌”。“我一看很像啊,上面紫色的是香芋,下面是冰激凌的形状。我是作为一个宝塔瓶多彩的创意,他们年轻人把它形容成香芋冰激凌,说放在房间里面很喜欢,每天可以看到这么一个大冰激凌,这就是现代创新的理念。”

  施珍由此感慨道,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多和网民交流,多听取年轻人的建议而不仅仅耽于自己的空想中。“《多彩的世界》这个系列的作品,对人的情感有一种牵引力,它能够引领你走进我的多彩世界,也让我走进大家心中各自多彩的世界。”这是她对越窑青瓷创新、开拓的设想,也是对未来事业的规划。

  在施珍的作品中,总能看到一股清新而有力的创新,看到越窑青瓷在当代艺术家手里获得传承和新生。“技艺上有了扎实的基础,才能进而走产业化道路,艺术和产业两条腿稳步前行,让青瓷走进寻常百姓家。”

  施珍艺术馆的日常器物展厅里,造型别致的杯子、茶壶、花插、香炉等器皿让越窑青瓷的生活实用性展现无遗,她也经常在艺术馆里接待前来参观的学生。“非遗传承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们对越窑青瓷非常感兴趣,他们创作的陶艺作品天真烂漫。这是另一个学习空间,每个人能学到课堂里不一样的东西。”

  她说,人类的生长是一代接一代,“我们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要让青少年知道家乡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灿烂、伟大。在一批批青少年参观者中,如果有几个人以后从事越窑青瓷的工作,这就是我们起到的最大作用。”(陈青)

编辑:梁琼

企业丹青更多>>

艺术领域更多>>

展览热点更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