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谷:固本博取 创始“浙派人物画”-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大师

周昌谷:固本博取 创始“浙派人物画”

艺林漫步 走进周昌谷艺术馆

2017-10-18 14:06:56  来源:杭州日报

  1955年,26岁的周昌谷(1929—1985)的国画作品《两个羊羔》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荣获金奖,由此“浙派人物画”便傲然登场。作为“浙派人物画”创始人之一,周昌谷固本博取,一心专研中国画,吸取西画艺术,用色大胆而丰富,创作出纯情至美写意的人物画,并以诗书画及金石艺术全才留名于中国美术史。

周昌谷作品 两个羊羔

  三位宗师是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老师

  周昌谷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乐清雁荡山一带有名的医生,伯父周李光为同盟会会员,在辛亥革命后曾任杭县知事,现在的西泠印社题襟馆内还陈列着他的刻像。家有良田,出生地主之家,但周昌谷晚年说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书呆子”读书写字的文人性格,也继承了母亲的朴实倔强的山民性格,是“山野中的文人,文人中的山野之人”。

  由于从小就喜欢书画,1948年,从师范毕业在绍兴乡下教了三年小学后,周昌谷与堂弟周昌米一起到杭州报考国立艺专,双双被录取,成为“新征途的起点”。周昌谷以第十八名考入艺专,本属不错,而他生性追求高远,深感基础薄弱,在校发奋用功。他一直对能亲聆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三位大师的教诲而深感荣幸,备加珍惜。

  最开始,周昌谷对西方绘画颇感新鲜,翻阅了许多西洋画册,极为钟情林风眠的绘画,“林先生的画中西合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富有创造性”,“他不是理论家,也不过问政治,他是纯粹的艺术家。”在离杭最后的两年中,林风眠担任周昌谷班级的素描老师。由于周昌谷勤学善思,素描功底超群,林风眠常常以其作业为示范,同学们便称其为“素描大王”“石膏大王”。在林风眠的影响下,周昌谷认识到,艺术追求真善美,抒情是艺术主要的特点,艺术需要个性,并要倾尽毕生之力。

  周昌谷也深爱黄宾虹的艺术。那时,黄先生从北京返回杭州任教已85岁,自是很少到学校了。周昌谷也只看到过三次黄先生作画,平日里学习他的画论和技法,在徐渭“视之真放实精微”的草书点画的笔墨基础上,他把黄宾虹说的八种墨法重新组合简化为四种方法:一是预制法,预先调配三个到五个明度层次不同的墨汁分别放在几个容器里备用,是谓浓墨淡墨;二是叠加法,趁湿叠加是谓破墨,完全干后叠加是谓积墨;三是干湿法,是谓焦墨泼墨;四是用水法,是谓宿墨渍墨。在后来的创作中,他不断以此为法,感到“技巧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周昌谷曾说,“我的老师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他与潘天寿长时间直接相处,受其影响也最大,受益也最多。“潘先生的画,纯是从八大、青藤一路下来,是一个吸收八大而不为八大所囿的画家。以方来代八大和吴昌硕之圆,画面表现强硬结倔,笔墨的工夫极深,他是文人画的继承者。”潘天寿也毫不吝啬地喜爱这位弟子,他说,“我一生中只教到过两个有才华的学生。一个是郑祖纬,一个是周昌谷。”

  “我努力一辈子,如有他们十分之一的成就,也就不虚此生了。”正是周昌谷的谦虚好学,助他逐渐在近代美术史上树立了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