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泰的艺术之境-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大师

惟善以为宝

李以泰的艺术之境

2017-10-19 13:36:10  来源:美术报

  也许有不少人的“第一次见面”是通过微信相识的,透过头像似乎可以窥见主人的样貌与心境。李以泰的微信头像是一幅水印木刻版画,画面的二分之一是留白。描绘了一棵树和一张石凳,它们的倒影在湖面上显得宁静而致远。在采访之前,记者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通常以自己作品为“第一张脸”,大多是艺术家本人有满分的自信,带着一种傲娇姿态。于是我们的对话由此展开,这幅画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与其说是采访,倒不如说是一次敞开心扉的聊天。

  李以泰小学毕业后考上了美院附中,离开上海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学校宿舍就在孤山下的苏白二公祠内,前面就是大草坪和平湖秋月,离西湖很近。教室就在西湖边18号的大门里面。他向记者娓娓道来:“早上做操,跑步都能见到西湖。去教室、回宿舍,都在西湖边走。还停靠着学校的自划船,供我们课外和假日去划船、写生。就这样我们与西湖朝夕相伴。后来学校搬到南山路,也在西湖边。晚饭后去湖边散步,是最美的享受。”

  这样,他在西湖边的美院读了附中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后来又在美院当了教师。几十年下来,对西湖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即使短暂离开杭州,如出外写生或回家探亲,也会不时地在脑海中浮现出西湖的美景。

  在美院学习和工作的几十年中,李以泰陆续创作了许多广为人知的人物画作品,但如何表现他心目中美丽的西湖,却一直是他魂牵梦萦的一个未实现的愿望。这个愿望,终于在1985、1986年间实现了。

  在创作《西子湖系列》的日子里,李以泰经常漫步在西湖边,陷入沉思,想象着创作的西湖应该是什么样子。西湖就像一个美女,像西施,这个美女含情脉脉,风情万种,风光无限,但又变幻莫测,若即若离,可望而不可及,令人如醉如痴,生出无限遐思。这种美,没有概括、加工、想象,是无法表现的。

  他画了无数草图,尝试了各种方案。“即使在睡梦中,我也会为一个突发的灵感惊醒。但始终不得要领。一天,忽然想起读美院本科一年级时,晚自修曾画过一些西湖风景记忆画,其中有一幅一棵树一只石凳,甚有感觉,不正是我梦里寻她千百度的那个意境吗?”他表示那应该是1963年的事。后来,经过很多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些画。找到了感觉,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这一幅《湖畔》就在这般酝酿下,慢慢显露出来。

  所以,作为一个画家,勤奋地用画笔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十分重要,说不定以后还会用得到,甚至在创作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个关键,就是一个“静”字,一个“简”字。画面静,意境才会深远。画面简,才会有丰富想象。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