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叔孺:不独画马得名盛-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赵叔孺:不独画马得名盛

2018-10-23 13:14:10  来源:宁波日报

赵叔孺作品 (方向前 供图)   

  赵叔孺(1874—1945),浙江鄞县人,原名润祥,后改名时棢,号纫苌,晚年号二弩老人。海派著名书画篆刻家、鉴藏家,为民国时期“海上四大家”之一。

  赵叔孺是一位在书法、绘画、篆刻、鉴赏、收藏乃至教育等诸领域均有建树的艺术家。张大千在《赵叔孺先生遗墨序》中说:“先生尤精鉴别,凡法绘名画,无不以得先生一言而定。而先生尤赏余摹古之作,以为古人不能过也。先生虽以书画篆刻名海内,而专精独到,尤在金石刻。”张大千自认为在鉴赏上“五百年来一大千”,无人能及,却佩服赵氏的鉴赏水平,赵叔孺的鉴赏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赵叔孺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赵佑宸为咸丰翰林,又为同治帝蒙师,家富收藏,舅父亦为闽中大藏家。叔孺从小耳濡目染,不但学习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又接触到大量的名家真迹,由此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基础,拥有了独到的鉴赏眼光。民国时期,上海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文学家,并形成了“海上画派”。在这一大批风格各异的书画家中,就包括赵叔孺。“海上画派”既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收尾者,又是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开创者。

  赵叔孺深受“画风也要复古”思想的影响,书、画、印取法宋元,下及明清,尤其对四王画格及赵孟頫、赵之谦画风、笔墨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重形似,笔墨工细严谨,有秀逸恬静之气,又具雍穆华贵之象,颇得时人赏识。

  赵叔孺年轻时在官场混过一段时间,后来觉得不合适就引退了。三十岁后寓居沪上,以卖字画、刻印为生。这段经历使赵叔孺的画风受到艺术商品化的影响。他笔下那种工细严谨秀美的风格,那种“富贵延年、步步高升”的题材,就是迎合市场的例证,而且颇受时人欢迎。

  民国时期,赵叔孺与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并称“海上四大家”。如今,我们从美术史角度去考察赵叔孺的艺术成和影响时就会发现,赵叔孺过于讲究复古,拘泥于传统,几乎不敢越雷池一步,他的山水、花卉或骏马草虫,无论风格还是笔墨技巧,都是对前人的复制,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语言。而“海上四大家”之一的吴湖帆,虽然在师承上与赵叔孺同为一脉,但吴湖帆在绘画的用墨、用色上自立新意,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画风,尤以融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独步当时画坛,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画家。再看同一时期的吴昌硕、蒲华、虚谷等画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多地吸收了明徐渭及清石涛等大写意画家的精髓,继承并发展了文人画笔墨意蕴和内涵,走上了一条在风格上与赵叔孺不同的道路。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