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阿平:用心与自然对话(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何阿平:用心与自然对话(组图)

2019-02-21 08:39:22  来源:杭州日报

  

风荷

  身兼画家和教师的双重责任感,何阿平一直在尝试在寻找更深层次的绘画语言,他说自己有义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爱上中国画。

  持续艺术探索

  何阿平说自己是怒江大山里放养长大的孩子,儿时在三江并流区域放牛、牧羊、耕地,骑马行走在茶马古道的经历已成为童年最美好的娱乐记忆。农民身份的父母对儿女宽松式的教育,让他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绘画有更多的自信心。1989年,19岁的他考入昆明师范学校,毕业回到怒江工作三年后继续在云南艺术学院学习。2004年,何阿平考上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中国画研究生,师从张志平教授。其间,对于传统中国画创作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训练和梳理。美术学硕士的顺利获得也成就了他从怒江的小学老师调到大学任教的华丽转身,身份的转换和机遇,是何阿平从未想过的。

  2018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韩璐教授。“绘画创作方面,导师韩璐教授对我有两方面的规划:一是守住目前已有的创作原动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力求在保证自己的风格面貌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人画精神的理解,合理组织绘画语言,做到个性创作与传统精神的有效结合。”

  来到杭州半年时间,何阿平体会颇深,“一是教学,中国美院在教学体系上值得我们学习,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本科教学上精炼、全面、系统;二是有形资源丰富,教授们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在守住本土文脉的同时,每个时段都有骄人的成果和课题研究;三是‘复古’,本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原则,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绘画语汇中。”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