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名家-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 他为文物拍美图 8年留下近50万张照片

    去过国内外200多家博物馆,拍摄近50万张照片,积累了近400万粉丝。8年来,85后摄影师黄翼坚持用镜头记录文物动人心弦的美。看展前做足功课,构图别出心裁,他的文物照片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还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2020-08-08 11:10:22

  • 有人画里穷三昧 来看周家此卷中

    用沧海遗珠形容周铁衡,应该并不为过。但用一个明确的身份来定义他,似乎就是一道难题:行医为生,同时又是诗人、书画家、收藏家、文化学者,精篆刻、通音律。
    2020-07-24 15:01:04

  • 李昀蹊:来自生活的清新水墨

    李昀蹊1960年生于湖南安江,早在1986年,其作品“子、丑、寅、卯”系列就随“湖南青年集群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产生较大反响,被誉为“怀化艺术现象”。
    2020-07-24 09:13:53

  • 丝绸上绘“丝绸之路”

    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帛画如今有了大批年轻传人,这些传人都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美术教师,那意味着帛画流传千年的星星点点火光将有可能融汇成一个光明的未来。
    2020-07-24 08:30:12

  • 以水墨丹青绘制丝路上的肖像(组图)

    夏日的一天中午,到王西京的画室,近距离采访了这位画坛巨擘,深入了解了他创作的心路历程。走进画室,在宽大的画案旁,王西京正在用饱蘸颜料的毛笔聚精会神地进行创作。
    2020-07-23 08:13:45

  • 越鸟南枝 情系故里

    周退密出身名门,家族世居宁波,为甬上巨富,后在上海发展,是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他在《我的闲章》一文中说:“好像一生中从来未放弃过毛笔。”
    2020-07-22 08:15:18

  • 吴为山:在路上(组图)

    我出生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时堰镇的一个书香世家。受父亲的熏陶,大约在五、六岁时,我开始喜欢家中藏的古书中的插图和陶瓷器皿上的画作......
    2020-07-16 08:11:12

  • 头发丝上“琵琶行”(组图)

    过去两三个月,72岁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啟慧没有那么忙,不过也没有闲着。他保持着每天坚持练字、画画的习惯......
    2020-05-22 09:18:38

  • 85岁李玉双用“编码画法”看世界

    85岁高龄的李玉双是国画大师李可染之子,却是“理工科出身”。挚爱绘画的他,在自然风景写生中融入自然科学的视角,自成一派。近日,李玉双同名个展在798艺术区亚洲艺术中心开幕,展览全面梳理李玉双先生从艺迄今六十余年的艺术探索成果......
    2020-05-21 09:33:27

  • 陈逸飞:从外滩走向世界(组图)

    在上海油雕室,陈逸飞以一系列主题性的创作《黄河颂》《红旗》《占领总统府》等开始吸引全中国画坛的目光。其中,陈逸飞在1972年创作的143.5×297cm的布面油画《黄河颂》最出名。在宽银幕式的画面上,一位战士站在黄河旁的山岭上,眺望天际。
    2020-05-13 09:26:18

  • 在诗书画印的世界里驰骋畅游(组图)

    当代艺坛,擅诗歌者、擅书法者、擅绘画者、擅篆刻者,比比皆是,而诗书画印兼备者,却寥寥无几,洪亮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说,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心向往之是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原动力。
    2020-05-11 09:39:0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20页 至第 确定

高端访谈

大家讲堂

  • 大家讲堂

    中西画法之概要及其异同之点

  • 大家讲堂

    “楚辞”与“楚歌”

  • 大家讲堂

    外国文学与历史上的瘟疫(组图)

  • 大家讲堂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 大家讲堂

    碑刻文献与写本文献

点评

  • 点评1

    用画笔讲述一带一路故事

  • 点评2

    苦夏

  • 点评3

    书法里的增减之道

  • 点评4

    【作品广议】情与意,开放的诗性表达

  • 点评5

    下一个爆款正漫步而来(组图)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