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西北资源 坚守西北特色-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深挖西北资源 坚守西北特色

2017-12-27 09:20: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西北艺术资源仍需深挖

  “中国的文化经历过从西北到东南转移的过程,特别是唐安史之乱之前,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是在西北的,我们返回去研究或者说学习西北美术文化的基因,对当下艺术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这样的挖掘和反思及学习的意识。但在这个反思与学习的过程中,发掘与保护也成为焦点的话题。”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任平表示。

  比如研究书法、绘画与雕塑,唐朝及以前的文物保存到中原地区流传下来的多数是零散的,甚至是有待证明的,但西北地区的这些文化遗存则是相对集中的、庞大的、原汁原味的。单纯从书法的角度讲,新疆发现的纸可以追溯到西汉,汉简、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等都可以为我们还原中国书法最真实的面貌。“在汉代就有张芝、索靖,都是敦煌人;写《非草书》的东汉赵壹是天水人。汉代的《西狭颂》作为书法名碑,就在甘肃陇南的成县境内,1800余年保存完好。近百年来在河西走廊出土了数量众多的敦煌汉简、居延汉简与武威汉简,还有天水的放马滩秦简与甘谷汉简;从藏经洞发掘的六万余号敦煌经卷,都为研究书法艺术发展与汉字字体演变提供了宝贵的墨迹资料。还有很多金石材料,外界都还不太清楚,学术价值不容低估。敦煌写本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宗教与书法文献,对于研究敦煌地区乃至几个时代的宗教信仰、考察汉字字体演变与书法文化的演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敦煌写本内容丰富,以佛教内容为主,楷书写本是佛经抄写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写本对于宗教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敦煌写本中很多精品具有较高的书法史料与审美价值。敦煌楷本整体水准高,数量多,是经典书法之外的有益参照和补充,对于认识中国书法的传播与发展有一定的价值。”西北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逸峰指出。

  以莫高窟为例,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这一20世纪最有价值文化发现的意义之后,却也面临着如何保护西北文化遗存的问题。除了艺术工作者之外,莫高窟旅游旺季日均6000多人次客流压力,也让莫高窟不堪重负。一面是络绎不绝的游客,一面是千年文化遗产的保护难题。针对这一现象,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敦煌是开放的结晶,封闭不可能产生莫高窟。如今我们建立敦煌数字中心和3D体验中心,最大限度利用当下数字资源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且为保护敦煌文物而有所作为。敦煌研究院披露,目前已经完成150个洞窟壁画的数字化拍摄,积累的数据量超过300TB。”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西北美术资源都如此幸运。美术史论家陈履生在看到克孜尔的累累盗痕时曾表示:“自从俄国人于1879年1月15日踏进了克孜尔后山区的第213窟,并在西壁上留下了几行铅笔题写的俄文之后,克孜尔及其周边的石窟遭受了千年命运之后的劫难。今天每一个参访克孜尔石窟的人,都会在看到这些累累盗痕之后感到痛心疾首。”保护西北地区的文物一直都需要整个民族的强大和进一步拯救和重视。

1 2 3 4 共4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