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治:依自然之理 寄浩荡之思-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张安治:依自然之理 寄浩荡之思

2018-08-08 09:15:52  来源:人民网书画

城郊(水彩) 张安治

  濡毫振笔歌松海,澄意精思论古今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安治除了是美术史理论研究和教育家,还是一位全才型的画家——西画、素描、水彩、水粉、版画均有涉猎。“接触张安治的艺术作品之前,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位美论史论家,可能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而他的画、诗真的是被史家之名所掩盖。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裔萼说。

  张安治在所接受的学院教育与中西艺术系统间的游历,使他在技法上走向中西艺术的互融。他在水墨画中承袭徐悲鸿现实主义风格,将西画的写实因素融入到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之中,在书法用笔的线性之间增加了体积、光影、色彩的表现,拓展了传统水墨的表现力。在他的油画、水彩及粉画创作中,东方意味的审美元素以及写意手法、点线造型的穿插,探寻着西画的中国化之路。在绘画的主题上,张安治积极响应徐悲鸿所提出的“画随时代、艺为人生”的艺术主张,他创作的油画《群力》 《后羿射日》以及巨幅中国画《万众一心》 ,表达了在民族危难之时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决心,他以画笔表现救亡图存,以期启蒙大众,激励人心。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评论家陈履生认为: “从整体上来看,张安治的创作经历了很多时期。每一个时期我们都能看到他关注身边的生活,从生活入手去研究发现身边很多的内容。 ”

  张安治一生之中,辗转各处,都留下了他的写生足迹,或用水彩,或用水墨,或用铅笔,将那鲜活隽永的场景如抒情诗般记录下来,让观者仿佛能够通过画面穿越时空而身临其境。新中国成立后,张安治积极响应党的文艺创作方针,用画笔表现新时代劳动人民的新气象,表现社会主义的大好河山。

  晚年,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人文修养的厚积,尤其是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的精深,使张安治对文人画价值有了重新的认识,艺术表达进入了自由境界。他晚年的水墨画创作笔随意走,直抒胸臆,气象万千,诗书画达到完美融合。那了然中西文化、笑谈千古风云的潇洒自信状态尽显笔端。正如他的诗所云: “濡毫振笔歌松海,澄意精思论古今。 ”

  展览取名“艺道寻真” ,最初来源于张安治的一枚印章—— “梦中之真,真中之梦” 。展览策展人之一邓锋介绍:“这枚印章在张安治的作品里多次用到,同时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大量提到了梦,包括他画衡山、桂林,很多是晚年后来回忆再画。如果说时代性、现实性是目见之真,梦则是关于艺术之美的理想追求。回顾他的艺术旅程, 1949年前后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在梦与真之间。 ‘艺道寻真’主要是围绕他的艺术人生历程去展现。这里的真不再是潜在的现实的真,而是包含了对于艺术真诚的追求,对于现实社会、对于时代过程他所经历的整体反映。 ”(陈思静)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