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飞:毛泽东书法管窥-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孟云飞:毛泽东书法管窥

2018-09-12 08:06:54  来源:人民网书画

  二、书风演变

  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是第一阶段。该时期多为楷书,字体工整。 1921年到1949年间,是第二阶段。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30年代以后,字体清秀,字体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9年进北京以后,是第三阶段。这时生活环境好了,此时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但是,他的信函视对象而有区别,对文化程度低的人,他就写得清楚工整;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洒脱、精美。

  来赏析一首诗词——《西江月·井冈山》

  释文: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九二八年秋,敌军四个团攻打井冈山北面的黄洋界。当时山上只有红军只有两个连的兵力,敌我力量悬殊。红军最终凭借一门迫击炮和仅有的三发炮弹一举获胜(前二发为哑炮)。毛泽东豪情满怀的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

  从书法角度来讲,我们不难看出,毛泽东主席的书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1、字形欹侧。也就是说,字大都向右或向左倾斜。但仔细揣摩,每个字又都保持了它本身结构的重力平衡。这种字势,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似欹反正,险中求稳。如开篇的“山”,还有“敌”字等等。

  2、字形较长。毛泽东的行书,字形都较长,呈长方形。如“军”字,“城”字等。

  3、笔画多露锋。毛泽东的行书,不少字用笔用露锋。这在入纸起笔时多见。

  4、横画向右上方的斜度较大。人们写横画,一般较平,或者微微向右上方偏斜。而毛泽东写横画,向右上方的倾斜度特别明显。如“围”字,“岩”字等。

  5、章法浑然一体。整体欣赏,书作气贯长虹。

  欣赏书法作品,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上,欣赏毛主席的书作更是如此。观此作品,仿佛又听见了当年黄洋界那隆隆的炮声,又感受到了“我自岿然不动”的镇静,又温习了“众志成城”的团结——那是取胜的法宝啊!

  三、书法见解

  毛泽东的著作丰富,他对书法艺术的见解,我们只能从一些片言只语中领略。

  1.书法里的辩证法。毛泽东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画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法呀!”

  书法家不一定必须是位思想家、哲学家,但是他必须会思考,懂辩证法。同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一样,书法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黑白、大小、粗细、疏密、欹正、徐疾、曲直、虚实等等,……书法是书法家对生命存在的体验和对生存的环境的观察,表达对时空感受,并不断思考、追求笔墨语言的最佳效果。

  2.形神兼备。毛泽东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这种说法和古人论书的形象比况十分吻合,从而再次说明,书法是门有生命的艺术。

  3.广采博取,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晋人陆机《文赋》云:“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一代巨人毛泽东宽广的气魄,博大的胸襟,丰富的经历,深厚的学养,其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书法风格,尽付笔端。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