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虚胖”的美术馆-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警惕“虚胖”的美术馆

目前国内公共美术馆建设的几大误区

2019-08-14 09:28: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现象二:一些貌似现代的美术馆建筑,很多选址在城市新区或者开发区,与当地的城市历史文脉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难以形成个性化的地方特色,有同质化倾向。同时,由于远离了人们的活动半径,除了开幕日,其余时间不得不面临“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窘境。

  问题二:选址对于历史文脉与服务人群的考虑欠妥

  今天,艺术不再是象牙塔里供人朝圣的对象或者生活的点缀,很多时候,它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生活本身。从这种意义上说,美术馆应该位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可及之处,方便到达,从而对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持久深入的影响。所以选址好坏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经常展示美术类作品的艺术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于2006年完成新馆建设,除了归功于建筑大师贝聿铭亲自操刀设计之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位于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与世界文化遗产和历史街区乃至整个苏州古城连成一片,且风貌统一,又有现代特色。当年,贝聿铭先生就表示,如果博物馆新址择于苏州新区便了无情趣。另外,其“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理念,让苏州博物馆很快成为城市更新的样板。

  再比如,迪美博物馆是位于波士顿东北边、只有4万人口的塞勒姆小镇的博物馆,却是当今美国最具活力、最富创意的博物馆之一。它在中国被广泛知晓是因为这座博物馆用7年时间,花费1.3亿元,将一幢拥有200年历史的徽派古建筑“余荫堂”,从安徽黄村整体搬迁至迪美博物馆。“余荫堂”不仅成为迪美博物馆一处热门景观,更是它最特殊的一件藏品,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综上所述,假如选址前能充分利用所在区域的名胜古迹、历史街区和名人资源,有效盘活地方文化资源,为一座新建美术馆铺垫一个高起点,将为美术馆的后续发展持续助力。

  此外,国内各地新建美术馆基本都参照2018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美术馆建设标准》,但多追求标准的上限。其表现之一是将所在地区的总人口作为美术馆的服务人口来确定硬件建设标准。但根据目前国内艺术尚不普及的现状,即便是城市居民,也有相当比例的人口从未踏进过美术馆,更不用提广大乡村农民,所以合理估算美术馆的实际服务人口数量,作为建设美术馆的重要参考,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