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之至情至性郑板桥(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扬州八怪”之至情至性郑板桥(组图)

2018-05-16 08:47:09  来源:北京晚报

郑板桥画作作品的拓片

  1 口无遮拦彰显真性情

  清代画家郑燮号“板桥先生”,史称郑板桥。从他的书法作品“难得糊涂”推断,他可能是个时下最流行的“佛系”男子。但仔细读读他的作品、题跋就能发现,郑板桥的口舌其实很锋利。郑板桥喜欢骂人,曾在文中这样自评:“燮爱酒,好谩骂人,不知何故,历久而不能改。”虽然反省了自己这个毛病,但他其实没打算改,因为他觉得“有酒不饮,有口不言,自家桎梏,自抑性情,与墟墓中之陈死人何异乎(有酒不喝,有嘴不说,自设束缚,抑制性情,跟墓中的死人有何分别)?”

  民间流传最广的一则郑板桥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他的性格:郑板桥造访一间寺庙,住持并不认识郑板桥,见郑板桥身材消瘦,相貌平平,因此随意说了句:“坐。”吩咐小和尚:“茶。”

  交谈中,住持发现郑板桥谈吐不俗,因而心生敬意,于是改口说:“请坐”,吩咐小和尚加茶时说:“奉茶”。后来,住持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态度大变,站起身毕恭毕敬地说:“请上座”,连忙叫小和尚给郑板桥换杯子:“奉好茶”。临别,住持请郑板桥题字留念,让小和尚奉上文房四宝,郑板桥不假思索地写下了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奉茶,奉好茶。”住持原先还满心欢喜,但定神一想,才知道被郑板桥取笑了。

  郑板桥声名鹊起后,不断有人上门订书画,但他总根据自己的好恶捉弄求书画的人:曾有一位富商请郑板桥题字,他竟然二话不说题了两个字:“竹苞”,其意思就是“草包”。郑板桥应邀给扬州一位商人写门匾,本来商人希望郑板桥写“雅闻起敬”,郑板桥却暗自指使油漆工把门匾弄成“牙门走苟”,意思就是“衙门走狗”,嘲讽富商。

  郑板桥对上门订画的“甲方”百般挑剔,不改画,不议价。还看不起把钱看得太重的商人,更看不上欺压穷苦老百姓的地主。郑板桥任性起来,总喜欢在定制的作品中悄悄讽刺,被发现的时候,还得意洋洋。

  这还不算什么。郑板桥画累的时候,还会发脾气,而且直接把自己的脾气写在画中题跋里,比如“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及“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 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郑板桥的“口无遮拦”,而这背后,则是郑板桥特有的才性。

  郑板桥是很早就“商业化”的画家,而且价格公道,不高不低,在家门口清清楚楚写着:“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熟人想讨价还价?不好意思,价格一文钱不少,砍价伤感情,还要小心被骂。这价目表上,还有句很经典的备注:“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好吃的哪有送钱实在呢?再说,您送我的,我也不一定喜欢呀。您要是送现银,我会很开心,画画写字都更好了!

  其实,郑板桥之所以对商人挑剔,除了他的性格,最根本的原因是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有“士农工商”的排序,像郑板桥这样的文人心里是羞于从商、羞于谈钱的。他与人谈钱伤的不是感情,而是伤面子。

  仕途不顺以及生计的压力使得郑板桥在罢官之后不得不依附商人、靠卖画为生。其实这不是他的本意,郑板桥诗言“我辈何能构全局,也须合拢作生涯”可以算得上他的内心写照了。彼时扬州盐商们的丰厚收入,买宅置地后对于书画旺盛的市场需求,让郑板桥逐渐走出了羞于言钱的尴尬。乾隆年间,“扬州八怪”纷纷公开挂牌出售书画。会经营的如金农,为了提高销量,他还会策划一些集体性的作品,打着“扬州八怪”的名号,把价格往高了卖。“扬州八怪”的这些“市场化行为”也促成了艺术市场中艺术品贸易与收藏的初态。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