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凸显游牧民族艺术特色的羊俑 -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北魏时期凸显游牧民族艺术特色的羊俑

2018-08-07 08:59:07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原标题:北魏时期体态肥润羊俑 凸显游牧民族艺术特色

  

北魏时期羊俑收藏

  陶俑在古代雕塑艺术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艺术品的一种。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开始将泥捏的人体、动物等一起放入炉中与陶器一起烧制。在收藏陶俑的过程中,不仅具有收藏价值,同时还有研究的价值。

  在呼和浩特晚报收藏品鉴活动中,市民刘先生带来了一件陶瓷材质的羊俑引起大家的关注。“许多人只知道人物陶俑,对动物陶俑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其实,动物陶俑种类非常多,例如陶马、陶牛、陶羊、陶狗、陶鸡、陶猪等。虽然在价值上不如人俑,但动物陶俑形象传神,工艺精湛,其造型特点携带了大量的时代信息,是人物俑所不能体现的。这件陶俑是北魏时期的,羊俑膘肥体壮,像是金秋时节草最为肥美时期的一头羊,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刘先生表示。

  收藏爱好者郭先生:

  陶俑是具有代表古代高度美学的特色艺术品,它最早始于商代,至秦、汉、唐为高峰时期,南宋后逐渐衰落。陶俑原先主要是墓葬祭品,出土后因其有着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生动性,一直是各大博物馆和私人的收藏品,历年来各种品相好的陶俑收藏价格也一直攀升。

  收藏爱好者钱先生:

  这头羊的造型非常独特,是一个低头准备向前冲顶的姿势。根据羊角来判断,是一头公绵羊,代表着强劲的力量。

  收藏爱好者王先生:

  虽然只是一只羊俑,但是工匠在制作的时候却非常用心。从背部的线条到低头冲顶的动作,再到四肢有力的蹬地站立,每个细节都刻划得栩栩如生,是一件难得的动物陶俑。

  内蒙古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云晨义:

  这是一件北魏时期的动物陶俑,主要是根据陶俑的底板来判断的。战国和汉代陶俑的底板多为平板,而到了北魏时期则出现了镂空的底板。羊俑的身体健壮、肥硕,仿佛下一刻就要奔跑出去,向前冲顶,充满了力量,是北魏时期绵羊所有的风格,彰显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特色。同时也彰显了中原汉民族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大融合。

  同时羊从古到今都是寓意代表吉祥的瑞兽,羊型器象征着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美好寓意与寄托。所以在制作的时候会选择羊来作为对象,创作陶俑。在制作工艺方面,使用的原材料非常好,陶土细腻。从硬度、密度可以看出烧制的温度恰到好处,否则陶器上就会出现一片一片颜色不同的地方,就降低了陶俑的收藏价值。(李娟)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