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的龙纹瓷器 凸显历史变迁 -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清康熙年间的龙纹瓷器 凸显历史变迁

2018-11-20 09:13:10  来源:呼和浩特晚报

杨女士收藏的瓷盘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到今天人们仍然多以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在收藏界,人们更对以龙纹图案的藏品保持着孜孜不倦的热情。龙纹看似简单,其实每一个龙纹都有一个值得去了解、探索的龙奥秘。

  “龙作为一种纹饰或图案,在瓷器上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唐宋之后,龙纹在瓷器上的装饰较五代更丰富,开始追求艺术上的造诣。发展到元代,龙的艺术水平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发展到全盛当属明清时期,不过这也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龙的最后一个时期。今天与大家一起欣赏一个龙纹瓷器,一起探讨龙文化的意义。”收藏爱好者杨女士介绍。

  收藏爱好者白先生:在中国古代的瓷器中,较为多见的就是龙纹。在一千多年的封建时代里,龙的神秘性和权威被绝对化,并渗透到国家意识形态中。但在中国民间,龙始终保留了它原始的象征意义,即龙代表了喜庆、祥和与富足。直到今天,龙的形象还广泛运用于建筑、艺术、文学、宗教、绘画、雕塑、服饰、剪纸、瓷器等各种领域,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以不同的形式出现。龙的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收藏爱好者张先生:看这个盘子的特点,年代应该是清代的。清代是我国封建体制最严苛的朝代,对龙纹的使用也是相当严格。其中五爪龙纹在民间是严禁使用的,三爪和四爪龙纹虽然可以使用,但主要以供器为主。要知道,明清时期瓷器上的龙纹,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各个时代的不同特征,体现出的神态也就不同。如果社会发展繁荣昌盛时,龙便呈现出威武健壮的姿态,若是社会统治无方衰退时,龙便软弱无力,虚有其表。

  收藏爱好者唐先生:从整个清代瓷器上的龙纹可见,它与国家的兴衰一样,气势也日益虚弱。这个制于康熙年间瓷盘上的龙怒目而视,龙身健壮,头骨高高隆起,毛发蓬松,令人生畏,虽然这是出自民间烧制,但其精美的画工及龙的形态,都在说明着清朝发展的鼎盛时期。雍正时期瓷器上的龙纹,其姿态也不逊色于康熙时期,到了乾隆晚期,社会衰败,龙的下颚低垂,状似威严,但实则毫无神韵,更是缺少了龙的精髓。

  杨润先(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这是一个清康熙年间的过墙龙瓷盘。瓷盘中的龙为过墙龙,龙的身子在盘芯,尾巴部位会有一半延伸到盘外,这就是过墙龙,也是康熙年间才具有的特征。而且龙头型较明代略短,龙头为狮子头形状,头部毛发丛生,头发向上冲,根根竖起,双眼的排列以上下排列居多,眉、腮部以锯齿状线纹表示,龙身比较肥胖,经常可见和云纹配合在一起,龙尾有唐式秃尾和卷云长须两种,较明代宽大,通过这几个特点就能考究出它的年代。

  清代康熙年间的制瓷业是中国陶瓷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康熙一朝六十余载,御窑瓷器不仅在创新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在摹古方面也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尤其是对于明初官窑制品的仿制,不仅形似,对于器物的韵味把握更是惟妙惟肖,几可乱真。这个康熙年间的过墙龙瓷盘整体较为大气,颜色较为纯正,品相完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窑瓷器。(马妍)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