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到汉初曲刃青铜短剑曾纵横东北亚-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显示

西周到汉初曲刃青铜短剑曾纵横东北亚

2018-12-26 09:35:41  来源:辽宁日报

战国时期地形图,当时貊族已融入燕国。

  辽宁地区先后出土了100多把曲刃青铜短剑,其使用年代从西周中晚期开始直到汉朝初年,跨越了800多年,还辐射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其本身就反映了辽宁先民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再创造。

  造型独特的“辽宁铜剑” 使用时间超800年

  由辽宁师范大学领衔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游牧与中原农耕民族交融史研究,意图通过民族交融这一视角观察辽宁的历史文化。中国古代青铜器是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讲师、博士张盟研究方向的重点,提到曲刃青铜短剑,若干年前关于这种带有明显东北地方特征的青铜器所引发的争论,他仍然记忆犹新。

  争论是在考古界展开的,争论的焦点是应该将使用这种青铜器的辽宁先民与哪个北方民族的族属进行对应,专家们的意见有所不同。之所以会产生争论,一方面受制于考古资料的缺乏,另一方面,在中原地区已经进入了较为发达的青铜器时代,生活在辽宁地区的先民虽然持有少量的青铜器,但是社会组织形态仍然处于原始部落,或者部落联盟状态,没有文字留传下来,中原文明还将这里视作蛮荒之地,记录的文字少之又少。

  张盟以多份研究报告提到的朝阳县十二台营子古墓为例,为我们还原了学术界对于曲刃青铜剑的认知过程。

  这一古墓是于1979年发现的,隶属朝阳县十二台营子乡袁台子村。古墓为土坑木棺墓,人骨架保存完整,单人仰身直肢葬,头东足西,男性,50岁左右,随葬各类遗物三十余件,铜剑放置在右侧盆骨上,双范合铸,短铤曲刃,短铤上残存麻痕。

  这一古墓文化类型比较复杂,其中出土的曲刃青铜短剑在辽宁多个青铜器时代遗址中都有发现,先后出土数量多达一百余把。

  这种青铜短剑形状独特,它由剑身、剑柄和石枕首等3个独立部分组成;柄首横长内空,空腔内嵌有一个石制的枕首,多为比重较大的铁矿石类,通体磨制,两端圆而鼓,中腰凹进;剑身插于剑柄的喇叭形口内,组装后如丁字形,所以有人将其称为“丁字形剑”,此外,短剑的剑身均有圆柱状突脊,故有人又称之为“柱脊剑”。当然,这种青铜短剑的剑身更为明显的特征是刃部有较大的弧度,并在剑刃中部铸有一个突尖。由于其独特的剑身造型,有国外学者将其命名为“琵琶形剑”。

  这种青铜短剑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陆续出土,吸引了诸多国内外考古领域专家学者的目光,因此除上述称谓外,它还被赋予了多个名称,因最初多见于辽宁及东北,日本考古界称为“满洲式铜剑”“辽宁式铜剑”等,还有“双侧曲刃短剑”之称,吉林大学林沄先生称之为“东北系铜剑”。

  从考古发现情况看,这种曲刃青铜短剑曾经在东北亚地区有着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从西周中晚期直到汉初的800多年间,其古朴的形状和明显由其演化而来的短剑在很多遗存中都有发现,甚至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青铜短剑样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