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为鉴 由精入宏-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以古为鉴 由精入宏

2018-05-15 10:56:07  来源:人民网

  第二点体会,这本书能够抓住民族特色。我们今天所讲到的“美术”这个词不是中国古代汉语词汇,而是一个现代新词。“美术”一词是19世纪初20世纪末借由日文译自拉丁文、法文的词语,这个词语的历史也只有一百多年。在中国古代,绘画就称为“画”“画缋之事”,“美术”一词天然就包含现代语境。从语言学或者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我们今天已经借用了很多西学观念与方法去研究它,包括对于教育规律的理解上,已经植入了很多现代西方理念。

        20世纪西学东渐以来,我们总有一种不自觉的判断,先入为主地觉得西方的就是先进的,比如幼教观念里面开始照搬西方的一些体系、架构。而事实上,中国自己的美术教育的传统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值得我们一点一滴总结,从五代两宋开始的画院体系里面有翰林图画院、“画学”,一直到明清以后各种画谱画诀的盛行。这个规律特别值得深入研究,而且亟待纳入今天基础美术教育的课程内容,把这部分打通,就会显现出特有的价值。

        现代意义上的美术学院的体制与创作规律也是如此,大多都是从西方引进,那么我们自己的规律在哪里?我们如何审视、发掘、重构自己的规律?比如对于中小学美术中中国画的知识是不是需要更为深入地解读呢?还是只停留满足于表层化、概念化的理解?小孩子的很多理解能力,包括敏锐度,可能在成年人之上,有时候我们的教育内容可能会低估他们的能力和接受程度。那么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的规律在什么地方?比如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是私塾教育,20世纪后有了现代学院式的美术教育。

        我们还应看到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有其优势,现代学院教育也有其劣势,中国美术教育诸多的特点、优劣、得失都需要去总结,去进一步地研究和学习,如在传统文人画的传习过程中师徒帮带的教育方式等。今天,我们可能将一个人的多元式、全面式的创新发展看得太重,我们越接触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规律,对这些特点就越有感触,就越能找到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文化里面独有的东西和特点,需要我们俯下身、回过头一点一点做研究。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