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书法格式鉴定法(下)-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尺牍书法格式鉴定法(下)

唐末宋初: 头尾双署名款

2019-05-16 09:43:40  来源:杭州日报

  南宋末到元明:

  头尾双署变成尾端单署

  从南宋末到元明,尺牍书写格式又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这就是在格式上起始的“襄启”“轼启”“芾启”逐渐消失。由头尾双署变成了尾端单署。范成大、朱熹、陆游等传世尺牍等,今天台北故宫收藏极多;这种单署,随手可以拈出数十例。由头尾双署的传统到使用简便的单署,我想本是因为要取其快捷便利的优势而已。但一封尺牍,在没有封皮同在的情况下,没有对方受信人名讳,日久失记,毕竟不方便。于是从元明时期开始,就有了起行抬头先记对方受信者大名以示尊重,尾署自己名字以示所出,这样的格式一直沿用到今。

  因为收信者一展信札的第一眼看的即是对受者自己的称谓,亦即是第一印象,当然是至关重要。头衔,字号,尊称,谦署,就慢慢形成了一整套约定俗成的尺牍格式“规矩”。“规矩”里有古代传统文化的许多精细讲究,比如对父辈上司长者,不可直呼其名,要称字、号,以避讳,“知府大人”或“父亲大人”,或还有总督巡抚太守县令,父母老师长者,在字号后例有尊语如“钧安”“左右”“砚席”“道席”“函丈”“撰席”“尊前”……还要“敬禀者”“恭请”“敬唯”等起文。而在信札之尾则有“敬颂”“不具”“不一一”“再拜”“叩首”“颂安”“顿首”……总之,与其他书写形式的易于掌握不同,唯尺牍的规矩可谓最多,稍有不慎,即易出错,是考验一个人的文辞功夫和传统礼法长幼尊卑主客授受关系的大“考场”。古人反复用之,本来己为俗套;但今日白话文时代,断了百余年,这些规矩反而知者不多了。

  尺牍收藏鉴定:

  看内容文法与形式

  从尺牍收藏鉴定的角度上看格式的重要性,其实收藏家有两个要领是容易把握的:第一是内容文法:敬语谦辞的用法有无明显漏洞破绽?上下称谓是否妥帖?有无直呼其名?自谦之处有无疏漏?格式用语如抬头方式是否准确?须知这些在古代乃是常识中的常识,只不过今天我们已经茫然无知,需要补课而已。第二是形式,比如一件尺牍的留白、顶格、“抬头”、“敬空”、“批反”等等,是否专业到位?如是真迹,必是百花缭乱美不胜收而细节处无懈可击;但如果是伪造,那么必会顾此失彼破绽百出,以此丰富复杂的文史意识规范,再结合尺牍书法风格技法的鉴定研究,则自然能存真辨伪,与真相所去不远矣。

  当代鉴定三大流派中,唯启功先生最擅文史鉴定法之道。没有深厚的国学修养,没有广收博取的眼界视野,是无能为此的。(陈振濂)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