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诚:关于美术馆功能区的思考-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韩利诚:关于美术馆功能区的思考

2017-11-09 08:59:47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一直以来,公共美术馆自身建设受到传统博物馆观念和规范影响,不曾建立起符合“自我身份”的功能标准。近来这个问题在业界又被提起。

  笔者认为,公共美术馆功能区应随当代美术馆发展的需要而确定。事实上美术馆与博物馆一样都经历了“以物品、教育、观众为中心”的三个阶段。目前全球大小美术馆对“以观众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也已形成共识,美术馆在建设时必须考虑社会阶层的多样化,包括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以习惯的常规展厅来提供服务,显然已不适应“时势”。规划和建立特殊展厅,如专供给盲人观众的触摸专区已成为必要考虑的因素。

  在展览区域设立婴幼儿室也是必不可不少的。几乎所有美术馆都遇到过父母携孩子观展的情况。有的婴幼儿常会影响观众观展,而美术馆是公众的艺术之家,有为家庭成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义务与责任。所以设置婴幼儿室,提供必要的服务项目,是美术馆功能区应予考虑的。

  在世界艺术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各种媒材的艺术相继进入国内美术馆。这使得美术馆的作品中转库遭遇尴尬境地。现在的情况一是大型雕塑作品多,二是以大为尚的书画多,三是各类当代艺术大作多,四是大型民间工艺作品多,五是展览多,展后作品暂存概率增大。“五多”让原有的作品“备展区”显得十分局促。所以配备一个大型的作品中转库区(装卸平台、备展区),也是美术馆之必需。

  以宁波美术馆为例,10年前有大小展厅11个,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而中转库区的面积仅400余平方米。目前,每年办展60余场,亟需增加400平方米的中转区域面积。

  另一个往往被决策者或设计者疏忽的是工程维修间。装画框或需要馆方提供适用媒材的展览(特别是当代艺术展)及展厅有关维修,都需要展览工程维修间,它不同于物业“管理”用房,它是展览保障的作业间。

  从现有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看,一个新建美术馆要获得更多编制的可能性已越来越少。改革让美术馆享受了“服务外包”的春风,同时另一种新颖的用人方式——劳务派遣制度,也已进入美术馆管理者的视野。不管是“服务外包”或“劳务派遣”,美术馆都应为这些人员准备好更衣室等休息空间。

  公共美术馆功能区的确定无须照搬博物馆的模式,尤其是历史、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因其藏品涉及大量地下或水下考古文物、动植物标本和化石,专业的消毒室和专门的(标本、样品)研究室必不可缺。但美术馆因其藏品基本上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品,除需要严格条件与环境的藏品库外,有些博物馆所具有的功能并非必需。我们应树立美术馆的功能区标准,同时不能一味贪大求全,耗费公共财政资金。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