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国度,“文明的十字路口”-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神秘的国度,“文明的十字路口”

2017-12-05 08:09:30  来源:杭州日报

  上周四,2017年西湖名人讲堂最后一堂讲座在章太炎纪念馆开讲,浙江大学历史系孙英刚教授带来了一堂充满西域风情的历史文化课——《犍陀罗和古代中国》。

  犍陀罗,又可译作乾陀罗、健驮逻等,它是公元前6世纪就已经存在的南亚次大陆国家,从地理位置看,犍陀罗与古代中国无论哪个朝代的国家心脏都相距甚远,那么,犍陀罗文化是如何与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交集的呢?

  古代文明的“融合点”和“换乘站”

  西方神话通过这里来到中国

  “中国的文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并不是保守、闭关锁国的。”孙英刚在讲座开始时,不谈复杂晦涩的学术理论,用一段简单明了的话为中华文明正名,并为讲座定了基调,“这种开放性是中华文明能够不断更新、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而古代各国文明的交流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世界各国的伟大文明能延续至今,无不因为文明本身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犍陀罗被称为“文明的十字路口”,既与这种开放性与包容性相关,也是它的国家命运使然。公元前6世纪,犍陀罗归属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版图中;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征服,犍陀罗也就成了马其顿王国的东方领土;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将犍陀罗纳入版图;公元1世纪,贵霜王朝崛起,控制了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北部地区,迦腻色迦王一世定都在犍陀罗地区的布路沙布逻城(即现巴基斯坦白沙瓦市),犍陀罗因此进入全盛时期。国土曾被不同信仰、不同文化的王朝统治,犍陀罗因此呈现出多元文化和艺术的交融。

  为更直观地反映犍陀罗地区的这种文化特征,孙英刚展示了一件当地的古代浮雕作品。“大家看看,上面雕刻的是什么?”孙英刚问。

  浮雕上,三人推着一匹木马,正往一座城门里走,这个场景让人很快联想到了决定特洛伊战争胜负的木马计。特洛伊战争是《伊利亚特》中的传说,而《伊利亚特》的作者是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 的传说为何会被刻到犍陀罗的浮雕上?原来,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在成长过程中深受《伊利亚特》和其中人物阿喀琉斯的影响,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伊利亚特》中的传说随着亚历山大的大军来到了东方。

  通过犍陀罗,古代其他国家的文化还传播到了中国。在甘肃麦积山石窟中,有一个手拿大杵、头戴狮子皮帽子的执金刚神形象,追根溯源,这个形象的原型正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