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扇扇中画摇出一身风雅(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画中扇扇中画摇出一身风雅(组图)

2018-07-05 08:18:26  来源:杭州日报

张大千《放艇图》

  周有光说:“自从人类发明了第一把扇子,人类的智慧就驾驭了徐徐的风,这阵阵清风给多少人带来了清爽,也成了文人墨客手中的雅物珍赏。在中国扇子被赋予了太多的文化色彩与文人案牍的遐想,但是它早已失去了最初存在的意义,珍贵的折扇不再给人带来清凉……折扇可观赏,竹扇送清凉,尽管这竹扇远远不及折扇美观,但是有了这旧竹扇,给酷日带来了无尽的清凉。”

  清凉与美观,正是扇子的两个基本属性。连艺术家都感叹“还是空调好”的今天,扇子正是凭借其美观属性,得以在炎炎夏日依旧逍遥。扇子的美有二:其一是形制之美,这使它成为古今人物画中的高端配置;其二是幅面之美,纸、绢制成的扇面,天生就是艺术家点染书写的好地方。于是乎,画中扇与扇中画,就像两面对照的艺术之镜,映射出无限可能。

  画中扇 尾羽扇 意见领袖的标配

  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实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其中所绘阮籍手执麈尾。据说,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鹿群的行向。“麈尾”取义于此,盖有领袖群伦之义。魏晋六朝清谈家习用麈尾。只有善于清谈的大名士,才有执麈尾的资格。七贤以嵇康、阮籍为首,阮籍执麈尾也隐喻有竹林清谈领袖之意吧。此外,唐代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卷》中的孙权,也手执麈尾。从而又可看出,麈尾虽是清谈所用的名流雅器,但它还能显示一种高雅的领袖身份。

  在后世的小说、戏剧里,麈尾常常与羽扇混同。在古代文学世界中,羽扇常与纶巾、芒鞋相提并论,象征着名士之风流、隐者之高操。汉魏六朝时期,羽扇先流行于江南。西晋灭吴,名士陆机等人入洛,将使用羽扇之习带入中原,时人“翕然贵之”。最著名的羽扇用户,自然是诸葛亮。魏晋时期,以羽扇指挥战争的,还有顾荣。西晋末年,陈敏叛乱,占据江东,顾荣手执白羽扇,麾军击败陈敏。

  用兽毛、鸟羽制成的麈尾和羽扇质地朴素轻柔,似乎与文士本身颇为相似。而名士持之舌战群儒、领袖群伦,抑或指挥大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则特别有一种“反差萌”。这或许是后代名士隐者钟爱不已的原因。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