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巫傩 假面遗珍-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池州巫傩 假面遗珍

2019-07-12 13:50: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在安徽省池州市博物馆中,珍藏着20多枚清代巫傩假面。池州假面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的文化结晶,也是中国巫傩面具的代表作。池州假面用柳木或黄杨木雕刻、油漆彩绘而成,刀法简洁、流畅、细腻,追求布局的均衡统一,强调色彩的对比运用,注重刻画人物形象,夸张有度、变形有法,地域特色十分鲜明,为研究中国巫傩文化、戏曲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池州古为吴、楚之地,深受吴楚巫风影响,以歌舞事鬼神,特别是池州市贵池区的梅街、墩上、棠溪等地的山村或圩区,史载“无傩不成村”。许多地方直到今天仍保留有巫傩信仰,每年遵循祖制,开展各种傩俗活动。

  戴面具演出是巫傩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和表现形式。当地百姓认为,巫傩假面渗透着超自然的巨大力量,被视为与神灵直接对话的主要用具。假面按照傩戏中的不同角色而形态各异,池州市博物馆馆藏的27枚巫傩假面,有“招魂使者”“老丞相”“皇帝”“乡官”等。这批假面都是清代在临近贵池的青阳县庙前镇雕制的。当年,庙前老街有专门的巫傩假面雕刻店铺。雕匠师的技艺代代相承,按照祖传的面具图谱绘制,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伐木、雕刻、制坯、蒸坯、打磨、制漆、上彩、定色、成形等多个步骤。有的师傅为表达对傩神的尊重,借鉴佛教传统,在部分品位较高的面具表面贴一层金箔,一经“开光”,便与神灵等同,不可亵渎。

  巫傩假面呈长方形,外凸内凹,规格大小不一,厚度在7厘米至13厘米,有“全脸子”与“半脸子”之分,全脸子与脸形五官基本吻合,能够覆盖扮演者的整个脸部,半脸子略小,可以遮住一半面部。面具眼、嘴、鼻孔部镂空,两耳上部钻孔,便于贯索、佩戴。面具通体施不同顔色的土漆,先运用平雕、透雕、镂空等技法雕刻成形,再采取线雕、浅浮雕等手法精雕细琢,精心刻画傩神的神韵。雕刻刀法讲求力度匀称,具有鲜明的古朴美、粗犷美。

  巫傩假面在造型上注重写实,主要通过五官和装饰的变化,塑造出威武、忠诚、奸诈、和蔼等不同的傩神形象。在色彩运用方面,一般多以墨黑为底色,运用红、白、紫、黄(金)等色彩刻画人物形象。如红色表现忠勇,黑色表示刚正,黄(金)色表示沉着老练,白色有时表现奸诈,有时表示纯洁善良。各宗族面具按十三太保、十八学士、二十四诸天、三十六天罡等数目成套雕刻,按傩神的地位高低排列摆放。池州假面正统、写实等艺术风格与江西、贵州等地的巫傩假面狰狞、夸张的艺术风格截然不同,地域特色鲜明。

  池州傩戏源于原始古朴的宗教意识与宗教信仰,经历了由逐疫驱鬼、消灾纳福向娱神娱祖娱人方向转变的漫长发展历程,保存相当完整,形成了既有戏剧情节、又有角色行当的具备戏曲特征的傩戏。池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巫傩面具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刻画的需要,用世俗化的手法加以描绘,与传统戏剧中生、旦、净、末、丑角色行当相似,为研究戏曲文化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古代雕刻技艺和民间信仰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张邦启)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