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金古韵——旅顺博物馆藏辽金文物展(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展示

辽金古韵——旅顺博物馆藏辽金文物展(组图)

2017-11-14 08:31:28  来源:人民网

  

  自公元10世纪起,契丹族和女真族异军突起,先后建立了辽、金王朝。其文化发展脉络深受中原地区影响,从而加快了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明的进程,彰显着以“契丹”和“女真”为代表的北方民族的彪悍与强大。

  旅顺博物馆收藏一批辽金文物。这些文物系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初期在我国东北地区“调查”所得。数十年来,这些珍贵文物一直尘封在库房中未与观众见面。此次经过整理研究,将其以展览的形式公布出来,在给观众带来历史文物信息的同时,更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一. 马背上的民族

  辽是契丹族于公元9 1 6年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强大民族政权。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起日本海、黑龙江口,西至阿尔泰山,北抵贝加尔湖,南以河北霸县、山西雁门与宋为邻,“总五京,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二,属国六十。”公元1115年为金所灭,立国长达218年之久。

  契丹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其文化主要是以捺钵为特征的草原游牧文化。捺钵文化与北方民族尚武的精神密不可分,《辽史·食货志》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

  “捺钵”是契丹语,意即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相当于汉语中的“行在”。虽然辽先后以上京和中京作为首都,但其政治核心并不在此,军国要务均在捺钵决定。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春捺钵捕鹅钩鱼,夏捺钵避暑议政,秋捺钵射鹿,冬捺钵避寒议政、猎虎。四时捺钵是辽代政治体制的集中体现和契丹族狩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辽代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

  1.马镫(图1)

  长14、宽9.2、通高20.2厘米

  马镫是垂挂于马鞍两侧的马具,由中国人发明,目前已知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其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马镫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辽代流行宽踏板直柄横穿马镫,踏板上常见镂孔,通常为水波纹或三角纹。

  2.衔、(图2)

  衔环直径7厘米

  马笼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衔置于马中,用以制驭马的行止。镳贯于马衔的两环中,以防马衔脱落。

  3.双鱼铜铃(图3)

  铃直径5.17厘米

  由铃铛和连体双鱼两部分组成,双鱼置于铃的顶部起装饰作用。铃铛挂于马脖处,马在行走时,铃与内部的丸及顶部的双鱼相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使成群的马队互相有个照应,在晚上铃声还可以带路。

  4.平刃铲形铁镞(图4)

  通长8.12、宽2.92厘米

  刃面扁平,两侧弧线斜向下收,圆锥状短铤。这种箭镞接触面广、杀伤面积大,但穿透力较弱,适用于射杀未着铠甲的兵士及战马。契丹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因这种镞放血较多,容易捕获猎物,故也在狩猎中广泛使用。此外,据有关专家研究,这种镞也与辽代的“射柳”仪式有关。

  5.燕尾式铁镞(图5)

  通长14.25、宽4.85厘米

  锋部两翼细长呈燕尾状,方锥状铤。这种分叉式构造使箭镞射中后不易取出,在战争中使用较多。燕尾处易扎入或钩挂易燃物,可用于传递火种,也被称为“火箭”。

  6.鸣镝(图6)

  通长8.25、宽3.27厘米

  鸣镝在辽墓中共发现100余件,是辽代具有代性的武器之一。关于鸣镝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其用途是作为发布命令的信号。到了辽代,其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主要是传递信息和报警。在造型上,辽代鸣镝更多地采用分叉式、重翼式等,因其风阻相对较大,能增加哨声的音量。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