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馆馆藏珍品汉白玉耳杯-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展示

吉林省博物馆馆藏珍品汉白玉耳杯

2018-02-06 09:27:36  来源:吉林日报

  

  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白玉耳杯,高3.2厘米,口长13厘米、口宽9.5厘米,通体光润晶莹,造型富丽端庄。这件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国宝,从中原传入边疆,行程万里,堪称汉魏玉器之精粹。

  这件白玉耳杯发现于吉林省集安市的一个粮库里,那里是高句丽时代一处重要的建筑遗址。1958年8月,粮库的工作人员在平整晒粮场地时,发现了这件玉器珍品。专家从遗址的规模及出土文物推测,这里可能是高句丽时期的官署或王室贵族的原住址,其年代大约在高句丽中期。经专家鉴定,此白玉耳杯采用新疆和田玉的核心部分磨制而成,磨工精细,造型优美,光滑润泽,玲珑剔透。杯口呈椭圆形,长边两侧各附一长条抹角微微上翘。

  这种造型的耳杯在汉代也称为“羽觞”,主要用于盛酒或羹,既可做食器,也可做酒器。从玉质、做工和器型来看,这件白玉耳杯应该是汉代高级工匠的杰作,可能是汉代宫中之物。

  这件白玉耳杯与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料耳杯非常相似,专家推测,这件白玉耳杯应是从中原传入高句丽的,时间约在公元二三世纪。这件埋藏了两千多年的白玉耳杯,堪称汉魏玉器之精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耳杯,又称羽觞、羽杯,饮酒器,流行于战国至两汉时期。主要质地有陶、瓷、漆等,玉耳杯十分罕见。这件白玉耳杯由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质莹润,工艺精巧。杯作椭圆形,两侧各有一弧形耳。“羽觞”一名,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而得名。也有一说认为,饮时杯上可插羽毛,意在催人速饮。历史上对耳杯有很多文学化的描写,可见人们对其喜爱程度之深。《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汉书·外戚传·孝成班婕妤》:“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南朝梁元帝《采莲赋》:“鷁首徐回,兼传羽杯。”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