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上京乐器 临潢府铜钹-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辽上京乐器 临潢府铜钹

2018-05-24 13:51:35  来源:内蒙古日报

  “临潢府比逍院官”铭铜钹,辽代,高4.5厘米,直径20.8厘米,内蒙古博物馆征集,内蒙古博物院收藏。

  “临潢府比逍院官”铭铜钹,黄铜质,宽折沿微翘,脐颈内敛,脐顶呈半圆形隆起,有穿孔,宽沿边缘錾刻一行铭文“临潢府比逍院官……”九字,另一侧刻一“金”字。该物为研究辽代礼乐制度及其机构名称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实物凭据。

  “铜钹”又称“铜盘”,民间叫做“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除汉族广为使用外,在土家、藏、壮、彝、侗、傣、景颇、佤、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

  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见于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6世纪初期,铜钹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并很早就在梵乐中使用。在隋代九部乐中,已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钹的人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

1 2 3 共3页

编辑:李茜茜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