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鲁迅的版画艺术世界-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走进鲁迅的版画艺术世界

2019-05-10 08:55:09  来源:中国文化报

鲁迅收藏的版画

  2001年,当天津美术学院教师王顷走进北京鲁迅博物馆的库房,近距离欣赏到鲁迅的海量版画收藏时,他恍然觉得进入了一座宝山。“其数量之巨、风格之广让我十分震惊,同时也颠覆了我对鲁迅先生的认知。试问,当下又有几位大作家对美术的领悟、收藏和研究能达到像鲁迅先生那样的高度?”

  鲁迅是版画收藏大家,一生收藏的外国版画多达2100余幅,囊括德国、比利时、英国及日本等版画名家的佳作。他也是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起者和倡导者,为了给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参考,他从1929年开始就着手编印版画出版物,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各种支持,滋养和成就了一批年轻的版画艺术家,因此他也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

  鲁迅收藏的版画作品现大多珍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内,近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鲁迅编印版画全集》(共12册)正式与读者见面,这套书是以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文献为底本,收录了鲁迅编印的中外版画集,除了他之前主编的画册外,还有他参与编辑和生前未能编成出版的画册。

  以刀代笔,放刀直干

  鲁迅为何独爱黑白分明的版画艺术?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版画艺术。传统的版画艺术主要是指木刻艺术。所谓木刻,简单地说就是用刀在木头上刻上花纹或构图,再在四周涂上墨,用白纸覆上去印下来。

  木刻的方法虽然简单,但它的渊源和技术却是极为悠远和繁复的。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木刻的使用,中国在世界上无疑是站在祖师爷的位置上。欧洲现存的木刻,最早是在15世纪初叶出现的,而中国唐代所刻的佛经上,已有很精致的木刻图像了。

  然而,19世纪中叶后,情况却有了大改变。此时中国的木刻艺术仍多停滞在复刻和重复前人的作品上,欧洲却已兴起创作性木刻艺术,他们“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这放刀直干,便是创作底版画首先所必须,和绘画的不同,就在以刀代笔,以木代纸或布。中国的刻图,虽是所谓‘绣梓’,也早已望尘莫及,那精神,惟以铁笔刻石章者,仿佛近之”。鲁迅在其《近代木刻选集》小引中对西方版画艺术的兴起有这样的描述与评论,言语中极为推崇这种“以刀代笔、放刀直干”的艺术风格,而这种简约、精悍的版画风格似乎也是鲁迅文学风格的自然延伸。

  “鲁迅先生之所以提倡版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复制迅速且反映现实。比如他喜欢的德国版画家珂勒惠支的作品,画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反映的是生与死、战争与和平。”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黄乔生说。鲁迅收藏的珂勒惠支、麦绥莱勒等画家的作品,可以说代表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版画的顶级水准。对于这些作品的收藏,鲁迅可以说不惜重金。比如,在上世纪30年代他收藏了珂勒惠支的《母与子》等16幅作品,价值几百德国马克。这个价格相当于当时国内一个技术工人近一年的工资。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