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国画作品《红日照征途》赏析-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赏析

杨之光国画作品《红日照征途》赏析

2019-07-24 10:38: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红日照征途》描绘的就是当时毛泽东送别毕业的学员奔赴各自“征途”的情景。作品以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庭院为背景。此稿为第五稿,由前四稿的横式变为纵式,所描绘的人物更加紧凑,主体也显得更为高大。从构图来看,人物还是采用了三角形构图法。此图主体部分为三人一组,客体部分五人一组。主体部分——毛泽东和两个农民学员,走在泮池拱桥上,桥面为大青石板,两侧为大理石栏杆,栏杆的右下侧是茂盛的葵叶,形态秀丽。毛泽东走在桥面中间位置,人物造型准确、生动,面部设色时留出光影。杨之光画人物一向以精准为原则,造型写实、用笔写意,吸收了西方对水彩和光的表现手法。毛泽东着中山装和布鞋,用墨笔勾勒,设色淡雅,虽是革命的领导者,但装束十分朴实。两个农民学员边走边聆听毛泽东的教导和叮嘱。右边的农民学员包头打扮,肩背包袱、手持雨伞,还系着绑腿,粗笔勾形,重墨设色;左边的农民学员,身背斗笠、系腰挽裤,重笔勾形、赭石上衣,黑裤重色,与毛泽东的浅淡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杨之光反其道行之,将伟人以一个普通人的形象置于学员中间,以此表现毛泽东密切联系群众、与农民兄弟融为一体的优良作风。此幅作品虽然创作于“文革”时期,却完全不同于“文革”期间流行的“高大全”“红光亮”的画法,使毛泽东平易近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客体部分有农民学员三人、革命军两人组成,占的画面虽小,却有燎原之势,之后的红旗寓意着后面跟有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画面的左侧有一株Y形两枝粗细不等的高树直至画外,通向天际,树干以双勾法画成,干湿笔皴染,画有节疤,凸显其沧桑之感;枝条、树叶分别以没骨画法画出浓淡,以营造出空间感。与之相呼应的是画面右上方的两株火红的红棉树,红棉树又称英雄树,两株绽放的英雄树寓意革命的队伍不断壮大、前景光明。英雄树前是大成门,气势宏伟。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读国画《红日照征途》这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缅怀老一代革命家在艰苦卓绝革命岁月的伟大实践,让人备受感染。希望以此启迪后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奉献精神,为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而努力奋斗、锐意进取!

1 2 共2页

编辑:翟亮亮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