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乡愁-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赏析

画里乡愁

2019-09-26 10:55:02  来源:北京晚报

紫禁 杜汇 绘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青年艺术100启动展”上,北京青年画家杜汇以北京为题材的画作在很多时髦或前卫的作品中显得十分抢眼。

  小的时候,杜汇很喜欢从“大雪山”的滑梯一侧爬上去,他喜欢那种全身紧绷十几秒到顶,然后再倏忽而下的感觉,这是一种“挑战的感觉”。而今,位于北京陶然亭公园的大雪山滑梯依然在那儿,仍然有很多小朋友在这里游玩。哪怕是春节庙会,“大雪山”都能从全国各地的美食那里抢点风头。

  长大成年,成了一名画家的杜汇把自己儿时对家乡北京的记忆还原、升华在画作里。他自己会把这种情结解释成“乡愁”——时代变迁,北京飞速发展,可当自己和小伙伴儿时的共同记忆在他者那里变得陌生,便让杜汇有了画北京的想法:“我想把那些有意义、有历史感的地方画下来,然后让更多比我还年轻的人知道它们的故事。”这也是杜汇几年来一直把北京的故事放在画里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样是在“大雪山”,杜汇还有另一番回忆:年少的女孩从滑梯顶端滑下,边上坐着几个衣着打扮很简单朴素的男孩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颇为上心地盯着,这其实是杜汇把自己的青春萌动记忆付诸于画。也有人说,他笔下男孩的衣服“太土了”。可杜汇觉得,那就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小孩的着装潮流。毕竟,在那个年代,主导家庭审美的妈妈或者奶奶,看重的不是品牌和款式,他们更看重“这件衣服是不是纯棉的”。

  少年时代的杜汇有很多关于公园的回忆,比如在玉渊潭公园里,学校会组织他和同学们进行环湖(八一湖)长跑。

  马甸附近的双秀公园也让他印象深刻。“如果没记错的话,这里的门票至今还是5毛钱。”这座公园在杜汇母亲单位的对面,杜汇小时候经常来这里打发时间。那个时候他就发现,这座公园的景色跟别处不一样。“那时候会想,这座公园为什么没有石桥,都是木桥。后来长大了上网一查才知道,这里是北京最早的日式公园。”后来,杜汇把双秀公园画了下来,起名《上岸》,暗示自己挣脱了之前的困境和桎梏。

  这些记忆有时候会幻化变形,融汇在杜汇的画里。比如他的《紫禁》画的不是故宫,而是某个公园桥头上的一尊石狮子。杜汇为了把自己记忆里那只“有历史沧桑感的石狮子”表现出来,用丙烯画一遍,刮下去一半,再画再刮。直到“打磨出历史的层叠感和堆积感”,因为这样才有“老照片的痕迹感”。画完前景的狮子,杜汇在远处画上了一艘若隐若现的脚踏船,在他看来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有时候,杜汇画的根本不是具体的北京某处,但观者仍会在画中找到北京的感觉,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因为我会在潜意识里把这幅画的背景设定在北京的某个远郊区,就像我现在住的地方。”也正是从二环内的家搬到了六环附近的工作室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杜汇的创作灵感。

  北京发展了,后来的人也许会慢慢忘了她原来的样子。但好在,还有人把自己的故事贡献出来,表现成各种形式,让所有在这里生活的人有更多更生动的故事可以铭记。(袁新雨)

编辑:张欢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