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十二时辰 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生-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娱乐

读懂十二时辰 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生

来源:广州日报
2020-12-28 07:49:0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称为一个时辰。这是我们自有的一套独特且历史悠久的时间系统。十二时辰,十二种美,岁月流转间,尽是诗情画意。

  《中国十二时辰》 陈帆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二时辰》一书,挖掘藏在时辰中的生活美学。将十二个时辰层层分解,每个时辰都配有相应的文化随笔,解读古人对天时、地利、人事的感知。可以说,读懂十二时辰,就读懂了中国人的一生。

  十二时辰

  中国传统独有的时间文化

  《中国十二时辰》以十二时辰为主线,用精致且温暖的镜头画面加以文字注释,诠释中国人文地理的博大与美妙,在自然风物的时空转换中品读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深情。

  作者陈帆,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是知名的专栏作家和人文地理摄影师,著有《人间时节》《时光且行》《以影为伴》《光线与色彩的魅力》等书籍。

  说到为何想到做这本书时,该书的责任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杨爽说道:“十二时辰是中国独有的传统的时间文化,目前为止,图书市场上还没有以十二时辰为主题,探讨古代的时间文化的图书。刚好陈帆在整理多年积累的摄影作品时,发现这么多年漫步祖国山河时所拍摄的图片,能够很好地与十二时辰的轮转契合,一本十二时辰的文化摄影书就成为自然而然出现的主题。”

  千差万别的文化会催生出截然不同的时间观念,而在对时间的感受方面,中国的古人是有天人相印、自然与人心相合的美好经验的,先人感知光阴的变化,用时间映照自身、反省内心,在 时间与“我”的共鸣中产生了诗的情感。

  如何挑选

  与十二时辰最契合的素材

  在杨爽看来,快节奏、高速发展的当下,现代人似乎都已经被不知不觉地隔绝在一个个透明的盒子里面,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社会发展物质繁荣的成果,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人已经逐渐与天地自然隔绝了,传统文化在每个人身上留下来的痕迹都在淡化。“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忙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变得茫然,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输入中摇摆不定,这也是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原因之一。”

  她做这本书,是想将十二时辰作为一个引子,引导读者了解、重视先人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厚重美好的魅力,重新走回天地日月中去,关注纯粹的自然,感知光阴的变化。尊重时间的牵引,用时间映照自身、反省内心,找回生活的本真,与山川风月、树木花鸟重新相遇和对话。“从这个角度来说,十二时辰不只是周而复始的轮回,更像是这片土地上几千年岁月里的光阴平仄,演绎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大美中国,美得千姿百态,如何挑选最合适的景致配合某个时辰呢?自然,在万千素材前很难取舍。在成书之前,陈帆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梳理和总结全国各地最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挑选出与十二时辰最契合的素材。比如苏州,他选择了《枫桥夜泊》里的寒山寺。《枫桥夜泊》这首诗描绘的正是夜半时分的景象,同时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蕴含的丰沛的情感非常能打动人。

  感悟光阴变换下的祖国山川

  让人豁然、旷达

  陈帆用非常渊博的知识介绍了十二时辰相关的古籍文献记载的信息、诗词文赋以及传说典故,能够勾起人阅读古籍的兴趣,试着在古籍书画中再触及古文化,感受到几千年前的日出日入和古人的生活状态。编辑这本书,对杨爽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重新体味传统文化之美的机会。

  书中收录了陈帆老师大量的摄影作品,在欣赏摄影作品的同时,读者也会觉得自己仿佛也随着陈帆老师一起,从江南到漠北,从海岸到西藏的群山,不动声色就踏遍山河,感悟光阴变换下的祖国山川,“这是一种很玄妙的感觉,它可以让整个人的心境都随之变得豁然、旷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责任编辑:高冲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