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日·蜡梅·腊味 “腊月风和意已春” - 书画滚动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腊日·蜡梅·腊味 “腊月风和意已春”

来源:杭州日报
2021-01-14 11:15

  记者 陈友望 孙乐怡

  前几日,杭州经历了一场罕见的降雨、降雪天气,虽有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在灵峰、孤山、青芝坞等地,蜡梅次第盛开。暗香浮动中,杭州植物园中的红梅也不畏清冷,缓缓绽放,带来了春的消息。

  时序至腊,年味渐浓,诸多民俗逐渐登场,从腊八节“喝腊八粥”开始,到了腊月二十三之后,一直到年三十,几乎天天都有个说法,扫尘、请香、祭灶、接福、制腊肉、写春联、剪窗花、贴门神、唱大戏、闹花灯、放爆竹,大人小孩欢笑嬉闹声中,汇成了一幅幅欢乐的民俗风情画。

  民间自古以来便有打腊鼓的习俗,通常是在腊日期间,村民集会击鼓驱疫。《村童腊鼓图》正是描述此景。该画题诗曰:“村童送腊乐丰亨,不知不识赤子情。岂为催化频击鼓,团銮尽是太平声。”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之腊月

  赵佶 梅花绣眼图

  倪瓒 幽涧寒松图轴

  喝腊八粥 击鼓催春: 祈求丰收与吉祥

  “腊”之为祭,始于周代,捕捉猎物作为“牺牲”以祭祖,送旧接新,逐疫迎春。“腊月”得名源于腊八节,腊八节原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从秦代始,就把十二月定为“腊月”。后来,有许多重要礼节和民俗都与“腊月”有关。

  古谚云:“腊鼓动,农人奋。”腊月击鼓催春的风俗称为“腊鼓”,每年腊月祭傩驱疫时敲奏。《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高诱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呜,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东京梦华录》:“自人此月(腊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腊冬期,农事最要紧的是施腊肥,以提高土温,争取来年丰收。因此,腊鼓一响,农民们就忙着往地里送肥了。

  每逢腊八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出现最早的“腊八粥”一词是在宋朝,据《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记载,腊八这天,“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不过,腊月初八这天为何喝粥,民间看法也是多多,有“煮粥祭祀神农说”“祭祀八蜡神说”“纪念岳飞说”“朱元璋忆苦说”“懒夫妻坐吃山空说”等说法。

  王翚 修竹幽亭轴

  剔红松竹梅岁寒三友纹圆盒,明嘉靖,清宫旧藏。盖面雕一片海水浪花,中凸起3根石柱,松竹梅3株绕石而上,至顶端蟠成草书“福”、“禄”、“寿”3字。

  犀角雕岁寒三友纹杯,明代,故宫博物院藏。杯以非洲犀角雕成,镂雕一密布鳞皴瘿节、曲折健硕的松干与一竹干交叉为鋬把,口沿内饰以浮雕梅花一朵。

  在杭州,“灵隐腊八节习俗”上承周秦腊祭习俗遗绪,下启唐宋江南地区腊八节习俗之先,是我国腊八节习俗的杰出代表,先后入选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灵隐寺里一年一度的“腊八盛宴”,要熬出数十万碗腊八粥,全部免费派送给市民及来杭游客。灵隐寺的腊八粥包含12种食材,所有食材均选上品,熬出的腊八粥香甜软糯,营养丰富。其中的糖桂花制作是灵隐寺专擅的技艺,其工艺须经桂花采摘、摊晒挑拣、梅卤腌泡、晒干、烘干、盐炙、拌糖等若干工艺环节。

  围炉雅聚 谈诗论画: “腊日常年暖尚遥”

  当然,岁寒冰雪,围炉雅聚,谈诗论画,更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了。

  明清以来,腊八节的发展达到了繁盛阶段,过节氛围日益隆重、新的节俗不断涌现。明代陆釴《午门腊八日赐食次文征仲韵》一诗中说,“汉宫腊日千官会,烂漫朱筵傍紫墀。”场面盛大,因而“还家须拟少陵诗”。

  上溯至晋,诗人裴秀的《大腊》把寒冬腊月的祭祀和会饮盛况刻画了下来,“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唐代诗人杜甫也有《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武则天也曾在腊日这天游览上苑,写下著名的《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宋代诗人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有诗云,“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隆冬腊月里,风和日丽的春意渐渐显露出来,寒气中飘过清新气息。陆游还有首《腊月》诗,“今冬少霜雪,腊月厌重裘。渐动园林兴,顿宽薪炭忧。山陂泉脉活,村市柳枝柔。春饼吾何患,嘉蔬日可求。”范成大一首《祭灶词》,记录了南宋人腊月的民风民俗,描写了祭灶祈求合家平安的景象,仿若一幅民间风俗画卷,其诗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争斗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求利市归来兮。”

  有诗岂能无画?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中之十二月,为清代画院中唐岱、丁观鹏等人合作的作品,画的就是冰天雪地中,人们有的闲立,有的取暖,儿童们有的滑冰,有的堆雪狮,有的放爆竹,玩得兴高采烈,一年的结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岁寒三友,于万木凋落之时仍自挺拔,喻人之品格清高,又有吉祥之意,历来为画家所青睐的题材。

  宋代赵佶《梅花绣眼图》,图中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俏立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此图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所绘梅花为宫梅,经过不断剪枝,人工修饰痕迹较重。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这样的风格趣味为宫廷所好尚,显然代表了皇家的审美意味。

  元代倪瓒《幽涧寒松图轴》,题五言诗:“秋暑多病暍,征夫怨行路。瑟瑟幽涧松,清荫满庭户。寒泉溜崖石,白云集朝暮。怀哉如金玉,周子美无度。息景以桥对,笑言思与晤。”倪瓒此幅,笔墨无多但意境深幽,“疏而不简”,“简而不少”。平远画溪涧幽谷,山石依次渐远,两株松树挺立于杳无人迹的涧底寒泉,意境荒寒,超然出尘,暗寓归隐的自得。其清标高格,在历代文人士大夫心目中始终被尊为“高士中的高士”。

  清代王翚《修竹幽亭轴》,笔墨纯正,色彩清新,熠熠生辉,画中近景为竹林掩映下的草堂,中有游客寒江独钓,远景为山。这幅寒林山水有南宗笔墨、北宗丘壑的新面貌,技法精巧,清丽工秀,风格独特。

责任编辑:迟语洋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