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名家王义胜:传承鲁艺薪火 绘画精彩人生-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娱乐

工笔画名家王义胜:传承鲁艺薪火 绘画精彩人生

来源:沈阳晚报
2021-04-16 11:18:02

  原标题:工笔画名家王义胜(引题)  

  传承鲁艺薪火 绘画精彩人生(主题)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关彤 摄影记者 孙海

  初春的沈城,乍暖还寒。虽然窗外的枝丫已悄悄挂满春花,但室内仍透着一丝初春的阴凉。

  在鲁迅美术学院对面的一栋高层建筑里,一位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的老画家凝神静气地伫立在一张宽大的木质画案旁。为了抵御春寒,他穿了件款式极简的藏青色棉袄,炯炯有神的目光穿过厚厚的镜片,反复揣摩着桌案上的画作。他的脚边,是随意堆放的画稿……

  这位不修边幅、脸上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者,便是闻名连环画界、工笔画界的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王义胜先生。在一盏温热菊花茶的清香中,记者与王义胜先生围绕着生平、绘画、创作心得等话题聊了起来。

  王义胜笔下的仕女图淡雅脱俗

  王义胜反映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之一《风雪行》

  童年经历造就了简朴的生活质感

  在常人眼中,王义胜的家,绝对称得上闹市中的“豪宅”。除一处视野极佳的大露台外,整个房间被一段蜿蜒的楼梯分割成楼上和楼下两个空间。整个二楼,便是王义胜的专属空间。

  可与优渥的地段和宽敞的空间相比,屋内的装饰却格外简单,甚至有些过于随意。尤其是王义胜的“地盘”,既没有讲究的家具、也没有彰显个性的陈设,一张简单的小床,靠在画台旁的墙边。反倒是墙上、桌上、地上随处可见的画作,可见一个绘画者的雅致。

  他家的墙上挂了一幅对联,是人民鉴赏家杨仁恺先生为王义胜撰联并书写的:经年累月追摹古韵得三昧,浓墨淡彩求索新意成一家。杨先生简要地概括了王先生的绘画人生。实际上,在如今的书画市场里,王义胜的画有很好的口碑。但对身外之物,王义胜看得十分淡然。多年来,他就一门心思地扑在艺术创作上,身上那件质朴的棉衣也已跟随了他许多年。

  王义胜说,这并非有意而为,而是童年贫穷的农村生活,造就了他一生勤勉、朴素的生活方式。1941年,王义胜出生在辽南盖州花园坨阎峪村,一个很小的山沟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生活简单且艰辛。可与村里其他的孩子不同,从小王义胜就流露出对绘画的热爱。“当时家家户户都有伟人的挂像,每天放学后我就在笔记本上,用家中墙壁里的煤油灯烟灰画伟人像。”左邻右舍看到王义胜的作品都赞不绝口,有的更是面露惊讶之色!“他们都觉得我画得特别像。”

  那一年,王义胜还不满10岁。

  用借的铅笔考取鲁美附中

  人们熟悉王义胜,大多是从看他创作的连环画开始的。尤其是那本与他人合作的《白求恩在中国》,画意高超、主题鲜明、贴近生活,深受读者的喜爱。

  但了解王义胜的人都知道,在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之前,他没接受过任何与绘画有关的训练。就连当年报考附中时的美术专用铅笔,还是初中同学借给他的。“考鲁美附中时,考点在沈阳,那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父亲把我送到车站,临走时往我手里塞了几张东拼西凑的皱皱巴巴的路费。”回忆起旧时的光阴,王义胜说他十分感激父亲当年对他的支持,“家里只供了我一个人读书。”

  告别了父亲和家乡,王义胜揣着梦想与希望,直奔沈阳。初到沈阳时,他的第一印象是沈阳城太大了!“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从沈阳站搭乘有轨电车就能到鲁迅美术学院附中。”可农村孩子初到城里,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哪哪都不认识,不知道如何是好的王义胜最后硬是从火车站徒步走到了考点。

  沈城的7月,骄阳似火。在考场里,王义胜拿着那根借来的绘画铅笔,站在画板前,目不转睛地画着讲台上的静物。不经意间,他瞥了一眼身旁的另一名考生,“她带了有拳头粗那么一大捆绘画铅笔,各种各样的。”王义胜说,那一刻他意识到了起点的差距。好在凭借着悟性和天分,那年夏天,王义胜幸运地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也离梦想更进了一步。在附中学习期间,王义胜基本上就靠着一年10块钱的奖学金支付日常开销。虽然生活捉襟见肘,但也让王义胜将更多的心思用在了学习上。

  三尺讲台传承鲁艺精彩

  翻看王义胜的早期作品,心中会有这样的感触: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生活点滴,在他笔之下却变成了美妙的画面。例如,工笔人物画《斗室铭》《春色人间》《晨妆》等作品,无不流露出画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平凡生活的艺术转换能力。王义胜说,这些技能都是在鲁迅美术学院习得的。

  1959年,从附中毕业后,王义胜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画坛大家许勇先生和王盛烈先生。鲁艺的精髓也是从那时起,满满地沁入了他的心田。在王义胜的记忆深处,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里挖掘灵感,便是老师们传授给他的第一门课业。“当时许老师经常带我们到农村写生,他教我们如何在充满泥土的‘大车轱辘’与‘套马绳子’中看到美,在平凡质朴中发现美。”也正因如此,王义胜早期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创作手法,都是极为贴近生活的、现实的,而这也形成了他日后独特的艺术特点。

  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王义胜留校成了国画系的老师。直到退休,王义胜在三尺讲台上,传承着鲁艺“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

  不断创新追寻心中所想

  2009年,退休后的王义胜获聘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在没有了繁复的教学任务后,王义胜将大段的时间用以研磨画技和创作。他开始把创作题材转到仕女画上,并决定在这个领域作出一些有学术意义的探索。

  在仕女画的探索中,王义胜不仅给人物赋予了传统的精神,还将云卷云舒、寒枝雨露的意境融入创作。他笔下的仕女笔墨精妙、淡雅干净,与他的性格极为吻合。而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每一幅仕女画的背后都有着上百次的打磨。在一次次笔墨、色彩与构图中不断探索,王义胜逐渐达到心中所想的面貌。

  例如一幅名为《明月梅花一梦》的仕女图,王义胜“画画就像跳高,直到你再也跳不过去了,失败之前的那次便是你最后的成绩。”在王义胜心中,画画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近年来,在钻研仕女画的技法的同时,也总能捕捉到辽南的印记,《白求恩夜过封锁线》中的平顶瓦房、《梦回梨花峪》里的一簇簇绽放的梨花、《故乡除夕夜》中的山村……王义胜用画笔怀念过往、抒发心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多年前,王义胜还与他人合作完成了一幅长15米、高2.5米的《盛京缅胜图》,通过画笔再现了清朝初年盛京百业兴盛的繁荣风貌。后来,这组画还被缩印成邮册,成为宣传、推广沈阳城市风采的一个名片。

  在谈及挖掘城市亮点、发展城市文化时,与艺术创作相伴一生的王义胜认为,沈阳是清文化发祥地,满族文化不仅是沈阳宝贵的历史遗存,也是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由来的核心,“作为沈阳市文史馆馆员,研究沈阳历史、弘扬满族文化义不容辞。应该把满族文化提升到一个更高、更具体的宣传高度上,把沈阳古城的名片传得更远。”王义胜如是说。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