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幻灯片

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西湖长”苏东坡一人力扛大展

2020-09-17 07:26:07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陈友望

 

 

 

  得其情而尽其性

  自出新意而不践古人

  历史上,对文人画运动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苏东坡算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位。他出生于嗜好绘画的家庭,与文同是亲戚和密友,也与王诜、李公麟、米芾为好友,与郭熙、宋迪亦相接触,对画钟情理所当然。画画对他来说是墨戏,但他对绘画的观念,如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士人画”概念,注重“意气”、“常理”、“诗画一律”,倡导“适吾意”、“得象外”、“得其情而尽其性”、“善画不求售”,对文人画未来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先声作用。苏东坡擅长画墨竹,他绘画重视神似,以画寄情,可惜,他的画大多在元祐党争中被焚毁了,传世之作非常少。遗憾的是,去年拍卖界引起热议的苏轼《木石图》没有征集来展。

  作为“宋四家”之首,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他的书法,很多写的都是自己的诗文,内容是自己的创作,体现的正是诗书一体的文人理想。这次展览,存世苏轼代表作《赤壁赋》《黄州寒食诗》未见展出,亦为憾事。

  其实不必遗憾,这次展出中有6件苏轼真迹,为苏轼中晚年时期的创作,属于罕见的重头展品,分散在展厅不同位置;周边以其他与苏轼连接的书画、拓片、瓷器、善本等多种类型作品拱卫,包括与苏轼同时代的北宋大家的佳作,也有元明清后来人以各种方式纪念苏轼的作品。

  东坡原是西湖长,曾两度来杭做官,在杭州疏浚筑堤、开挖水井、建造医坊、救济灾民,留下一抹芳堤,一湖秀水,以及数百首诗词和许多传说。因而此次故宫大展,杭州人也是非常亲切,许多人奔赴故宫,去大展现场追思怀念这位曾经的“西湖长”。

  故宫这次展出的一件林逋《自书诗卷》书法,其后又有苏轼书七言古诗一首,这两位杭州名人书法相映生辉,珠联璧合,长卷有3米多,在展览现场几乎全打开,实为难得一见的珍宝,前者“行距疏朗,字字瘦劲俊整”,后者“藏锋敛锷,姿媚可爱”,自然不会让观展的杭州人失望。长期归隐于西湖孤山的林逋,梅妻鹤子,过得潇洒自在,书卷上正是林逋孤山归隐所作的5首诗,写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姿绰约。后面的苏轼书七言古诗一首,全诗主要是称颂林逋的高风亮节,并赞美他的诗和书法,最后说到人们对他的纪念。苏轼作品无年款,据徐邦达考证可能是元祐四年或五年间苏轼(时年约54岁)第二次到杭州作刺史时所书,此书藏锋敛锷,姿媚可爱,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

  要看杭州人的作品,还有南宋马和之的《后赤壁图赵构书赋卷》。马和之,为钱塘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变化,表现人物所用线条较为短促,运笔迅疾,兰叶描已变为后世所称之“蚂蟥描”。这件《后赤壁赋》图卷便是他以苏轼作品为主题创作的精品。另外,尚有浙江陈奕禧《临苏轼书寒食帖卷》、殷树柏《苏轼语屏》、费丹旭《东坡夜游图扇页》等作品展出。

  此数十件文物,实不能窥坡仙风姿之万一。苏轼之名满天下,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都有着独特的苏东坡。而林语堂在苏东坡传记中所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这无疑是对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陈莉辉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